膀胱结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进口药材中国科学技
TUhjnbcbe - 2023/3/24 19:56:00

导语

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一条经济的纽带,连接着沿线的各个国家。许多商品沿着丝路进进出出,从一个国家流通到另一个国家。本期专栏,咱们就来看看那些从丝路进入中国的“进口”药材。

01苜蓿

(苜蓿)

苜蓿是苜蓿属,学名Medicago,草本植物的通称,俗称金花菜,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

苜蓿在西汉时期由出使西域的张骞带回中国中原地区,之后作为从大宛国引进良马的优质饲料被大力推广种植。

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即葡萄)肥饶地。”

苜蓿在特殊时期也可以作为民众口粮,如在《元史·食货志一·农桑条》中就有记载元朝*府曾“令各社布种苜蓿,以防饥年。”

苜蓿通常作为供牲畜食用的牧草。除苜蓿外,在中国古代又被称为目宿、牧蓿、木粟等。

作为药材,苜蓿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具有清脾胃、利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维生素含量丰富。

02没药

(没药树树脂)

没药,学名Commiphoramyrrha,又称末药,为没药树的树脂。

没药中的“没”字音译自没药在波斯语中的发音“morr”,最早经中亚地区传入中国,在《隋书·西域传·漕国传》中便有关于没药的记载,《明史》中也有东南亚地区曾经向中国明朝*府进贡没药的记载。

没药树为一种常绿植物,枝上有刺,叶子卵圆形,花白色,核果球形。没药主要分布在西亚与东非地区。

(研磨后的没药粉)

没药树的树脂成块状或颗粒状,赤褐色或*褐色,作为药材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疼等作用。

03阿魏

(阿魏树)

阿魏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西亚、中亚、南亚、南欧及北非部分地区。

阿魏这一名称音译自波斯语“anghūze”,在中国古代又称为阿虞截、央匮。

在《隋书·西域传·漕国传》中最早出现了关于阿魏的记载,指出阿魏是漕国(指中亚地区)的特产。

(风干后作为药材的阿魏)

阿魏的根部厚实多肉,内部树脂可作药,有治疗心腹冷痛、疟疾、痢疾、风湿、关节疼痛等功效。

04诃梨勒

(诃梨勒树及其果实)

诃梨勒是常绿乔木植物,主要分布在南亚、西亚地区。诃梨勒的名称音译自波斯语“halīle”,在公元三、四世纪时传入中国,在汉文古籍中又被称为呵黎勒、诃黎勒、诃子、诃林等。

诃梨勒为古代饮品“波斯三勒浆”的三种基本原料之一,在《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三十三·酒》中记载:“其法出波斯。三勒者,谓庵摩勒、毗黎勒、诃黎勒。”

即三勒浆由诃梨勒、庵摩勒(即余甘子)、毗黎勒(即毛诃子)三种波斯物产调配而成。

(风干后作为药物的诃梨勒果实)

诃梨勒的果实可入药,有消食、止咳、除风疾等功效。

05没石子

(没石子)

没石子是一种由于*蜂等昆虫刺破橡树枝叶或花苞产卵后形成的球状树瘤。主要出产于土耳其、叙利亚、伊朗、印度等地。

没石子最早在唐代传入中国,历史上又被称无食子、没食子、墨石(子)、摩贼,均音译自这一物品在波斯语的名称“māzū”。

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多次记录了没石子的配制与服用方法,如《普济方·没石子散》中记载:“治小儿洞泄下痢,羸困,没石子,诃黎勒用皮各半两。为细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

没石子作为药物,具有止咳、止血、止疼、敛创等功效。没石子也用于制造羊毛与墨水。

06琥珀

(天然琥珀)

琥珀是一种*褐色的透明矿物,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琥珀在汉语中的其它写法还有虎魄、虎颇等。

琥珀一词为波斯语“kahrobā”的音译,最初传入中国时被音译为“虎魄”,《前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传》中称“珠玑、珊瑚、虎魄、璧流离”等为罽宾国(今克什米尔地区)的物产,这是中国史书关于“琥珀”的最早记载。

南朝刘宋时期,琥珀首次被记录为一种治疗外伤的良药,《宋书·武帝纪下》中记载:“时将北征,以虎魄治金创,上大悦,命捣碎分付诸将。”

(研磨后的琥珀粉)

作为药物,琥珀具有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等功效,用于治疗惊风癫痫、惊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妇女闭经、产后停瘀腹痛、痈疽疮*,跌打创伤等病症。

07绿盐

(绿盐)

绿盐,学名Atacamite,是一种绿色结晶状的硫酸铜矿,在汉文古籍中也被称为咱哥儿,即波斯语中绿盐(zangār)一词的音译名。

绿盐在世界各地均有储藏,但伊朗与中亚地区出产的绿盐最为优质。

绿盐在唐代时传入中国中原地区,《海药本草》中曾提到过绿盐:“出波斯国,生石上,舶上将来,谓之石绿,装色久而不变。”

《新修本草》记载:“味咸、苦,辛、平,无*,主目赤泪,肤翳眵暗。补以光明盐、硇砂亦铜屑,酿之为块,绿色。真者出焉耆国。中水取之,状若扁青、空青,为眼药之要。”

绿盐经磨碎之后,作为外用药点入眼中可以治疗眼科白翳病。

08硇砂

(研磨后的硇砂粉)

硇砂,学名Salammoniae,又被称为铙沙、硇沙,是一种主要含氯化铵的晶体状矿物,多为白色。主要出产于伊朗、中亚地区。硇砂一词音译自波斯语“noshāder”。

《魏书·西域传·康国传》中说“硇沙”产于康国(今中亚地区)。

多部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也记录了硇砂的配制与服用方法,如在《外科正宗·硇砂散》中提到“硇砂一钱,轻粉三分,冰片五厘,雄*三分。上共为末。每日五六次点之,渐化为水”可治疗鼻内息肉。

《集效方》中则称:“硇砂、硼砂、铁锈、麝香等分。研,搽三次”可治疗面上疣目。

硇砂作为外用药物具有消积软坚、利尿祛痰、化腐生肌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噎膈反胃等病症。

09鍮石

(研磨后的鍮石粉)

鍮石是一种以铜锌为主的合金,在古代又被称为脱梯牙、朵梯牙,均音译自阿拉伯语“tūtīyā”一词。

《汉书·王莽传》中有关于这种矿石的记载,《魏书·西域传·波斯传》中则明确地指出鍮石是波斯的产物。

鍮石在古代西亚地区最早被作为炼丹药物,同时具有治疗皮肤烧伤、湿疹、手足感染、蚊虫叮咬等功效,与炉甘石混合后可作为止痒药剂使用。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进口药材中国科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