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辉悉心照料病瘫叔叔42年——
“叔叔也是最亲的人”
张少辉仔细询问叔叔的身体状况。陈亚兰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周怀立
住在株洲市天元区栗雨街道金龙社区的郭海池老人不会想到,自己9岁患小儿麻痹症,无儿无女,多年瘫痪在床,却会活过80岁,而且每天被照顾得舒舒服服。
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他最要感谢的是今年已66岁的侄媳妇张少辉。
6月20日,记者见到张少辉时,她正拄着拐杖从室内艰难地走出来。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自己行动都很困难的人,每天还要去照顾80岁的叔叔。
“这么多年,成了习惯。”张少辉说。
“这么多年”,具体算来是42年。年,张少辉从湘潭嫁到株洲后发现,自己的公公还有一个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弟弟郭海池。以前,郭海池都是由哥哥、嫂子照顾。张少辉嫁过来后,自然接下了照顾郭海池的担子。
挑起这副担子,其中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早些年,小孩还小,丈夫要出去打工,她留在家里照顾小孩与叔叔,里里外外忙,一天下来累得人都要散架了。即使如此,她对叔叔的照顾从来都很周到。她说:“叔叔也是最亲的人。叔叔没有儿女,自己不管谁管?谁没有老的时候、病的时候?”
侄媳妇的贤惠,不知不觉“惯坏”了叔叔。郭海池会常常要求变换饭菜口味,且一日三餐都要做好送到手里,稍有不如意,会咕咕噜噜表示“不满”。张少辉知道,叔叔一年四季心里闷得很,难免耍点小脾气,所以她从不计较。
前两年,因为风湿病久治不愈,张少辉自己也变得行动困难了,但她的“职责”仍然没有变,每天在家里打扫一下卫生,到点了就撑着给家人做饭,还要颤巍巍地端着饭送到叔叔手上。
去年,社区干部曾动员郭海池去敬老院养老,但老人死活不肯,还放出“狠话”:“谁让我进敬老院,就死给谁看。”他固执地认为,敬老院肯定没有家里好。
张少辉与家人微笑着答应了老人的选择。
这些年,张少辉其实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家虽不富裕,但传承着一样宝贵的东西——爱,从公公、婆婆传给她和丈夫,现在又传给了儿子。
张少辉有两个儿子,都40多岁了。耳濡目染,他们也传承了妈妈的善良,总是挤时间帮妈妈照料叔公。
十几年前,郭海池患上了膀胱结石,但因身体原因不能动手术,只能吃药打针,一年下来医药费要花近2万元。对此,全家人毫无怨言,尽管家里基本靠种田为生,收入不高。前年,老人又患上了白内障。为了给老人治疗,张少辉的小儿子用摩托车拉着叔公,医院去了80多次。
这几年,老人瘫痪在床。每天晚上,张少辉的大儿子都要起来两次,抱着老人解手。每天,老人要换下几套脏衣服。张少辉先手洗一次去掉异味,再放进洗衣机去洗。
记者见到郭海池时,这个80岁的老人气色不错,说起话来中气也足:“侄媳妇好,全家人都好。没有他们,我活不到今天。”
■点评
照顾叔叔40多年,在别人眼里,张少辉很不简单,张少辉一家人都不简单。但在张少辉看来,这很平常。她说:“叔叔没有儿女,自己不管谁管?谁没有老的时候、病的时候?”正是这种朴素的、发自内心的爱,才更真实、更持久、更感人至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