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体表组织与脏腑器官之间的重要联络渠道。经络辨证是指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对临床四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判断出外科疾病所属经络寒热、虚实及其与脏腑的联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方法。一是探求局部病变与脏腑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了解疾病传变规律。体表病变在多数情况下是脏腑病变的反映,可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如肝病见少腹痛,胃火见牙痛等。据此,通过经络辨证,从体表局部症状测知脏腑功能盛衰。二是依据所患疾病部位和经络在人体的循行分布,从局部症状所循经络了解脏腑的病变,在经络循行的部位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存在明显压痛或局部形态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脏腑的病变,亦有助于诊断。如胆囊炎在右肩胛处压痛,肠痈在阑尾穴处压痛。三是经络气血的多少与疾病的性质密切相关,气血盛衰关系到疾病的发生与转归,依据疾病所属经络,结合疾病发展特点、性质等情况,可以明确地指导用药。如《灵枢·官能》谓:“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有头疽好发于项部,此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
一、人体各部所属经络
头顶:正中属督脉经;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
面部、乳部:属足阳明胃经(乳房属胃经,乳外属足少阳胆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
耳部前后:属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
手、足心部:手心属手厥阴心包经;足心属足少阴肾经。
背部:属阳经(因背为阳,中行为督脉之所主,两旁为足太阳膀胱经)。
臂部:外侧属手三阳经;内侧属手三阴经。
腿部:外侧属足三阳经;内侧属足三阴经。
腹部:属阴经(因腹为阴,中行为任脉之所主)。
其他:如生于目部为肝经所主;生于耳内为肾经所主;生于鼻内为肺经所主;生于舌部为心经所主;生于口唇为脾经所主。
二、十二经脉气血之多少
手足十二经脉有气血多少之分。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为多血少气之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为多气少血之经。
凡外疡发于多血少气之经者,血多则凝滞必甚,气少则外发较缓,故治疗时注重破血,注重补托。发于多气少血之经者,气多则结必甚,血少则收敛较难,故治疗时要注重行气,注重滋养。发于多气多血之经者,病多易溃易敛,实证居多,故治疗时要注重行气活血。如乳痈所患部位属足阳明胃经,治宜行气通乳;瘰疬所患部位属足少阳胆经,治宜行滞、滋养。
三、引经药
由于疮疡所发生部位和经络的不同,治则就有分别,须结合经络之所主的一定部位而选用引经药物,使药力直达病所,从而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如手太阳经用*柏、藁本;足太阳经用羌活;手阳明经用升麻、石膏、葛根;足阳明经用白芷、升麻、石膏;手少阳经用柴胡、连翘、地骨皮(上)、青皮(中)、附子(下);足少阳经用柴胡、青皮;手太阴经用桂枝、升麻、白芷、葱白;足太阴经用升麻、苍术、白芍;手厥阴经用柴胡、牡丹皮;足厥阴经用柴胡、青皮、川芎、吴茱萸;手少阴经用*连、细辛;足少阴经用独活、知母、细辛。古人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到某些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揭示了引经药的用药规律,从而创立了“药物归经”理论,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辨证与治疗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