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卢师兄学中医25中医药学概论第三章经
TUhjnbcbe - 2023/2/6 17:17:00
白癜风的原因 http://m.39.net/pf/a_4793246.html

第三节奇经八脉*

奇经之所以称“奇”,一是奇经独立于十二经脉之外,不受十二经支配(“不拘于经”);二是无直接配合的脏腑;三是无表里配偶之经。奇经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脉,所以又称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中除任、督二脉有专有的俞穴及任、督、带有独立地循行径路外,其余五经(带脉亦无专有俞穴)均无自身的俞穴,也无独立循行径路,而是主要依附于十二正经之中循行,有的奇经本身,就是十二正经的分支,如阴跷脉、阳跷脉,分别是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分支。所以,元·滑伯仁等医家将具有专有俞穴的任、督二脉并入十二正经,合称十四经。

任、督、冲三脉均起自胞中,又同出于会阴之后,任脉行于前,督脉行背,冲脉并足少阴肾经挟脐而上,其中任、督二脉上行至头,交接于唇内;冲脉分支在背脊中与督脉相会合。所以任、督、冲三脉,始则一分为三,终则三合为一。八脉中,除带脉起于季胁,环腰一周外,任、督、冲三脉均起于胞中,终于头面;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均起于两足,终于头项。因此,八脉(除带脉)都汇聚于头部。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①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阳维维系于阳经,联络所有的阳经,阴维维系于阴经,联络所有的阴经;带脉环行于腰部,沟通循行于腰部、腹部的经脉;冲脉通行于上下,渗灌三阴、三阳;督脉则总督诸阳经;任脉则汇合诸阴经。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溢出,给予补充。③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督脉

1.循行部位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人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

分支:从小腹内部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再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向上至两眼下部的中央。(图17)

2.基本功能

督,有总管、统率的意思。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

(二)任脉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图18)

2.基本功能

任,有担任、任受的意思。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任,又与“妊”意义相通。其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三)冲脉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与足少阴之大络同起于肾,向下从气街部浅出体表,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足趾。

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图19)

2.基本功能

冲,有要冲的意思。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冲脉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密切关系。

(四)带脉

1.循行部位

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图20)

2.基本功能

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脉。

(五)阴跷脉、阳跷脉

1.循行部位

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

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人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呲,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图21)

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经腹部,治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髮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图22)

2.基本功能

跷,有轻健跷捷的意思。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古人还有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

(六)阴维脉、阳维脉

1.循行部位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图23)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图24)

2.基本功能

维,有维系的意思。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第四节十二经别*

一、概说

经别是从十二经分(别)出的经脉,是另有自己的循行径路的正经,因而属于十二正经范围之内。经别虽属于正经,但它与正经分支不同:正经分支(支脉)从本经分出后,不再复归于本经;经别则不同,阴经经别在循行一段经路后,与相表里之阳经经别相合,最终归于阳经经别之本经,而不回归阴经经别之本经。如足少阴经经别最终合于足太阳经经别,二者再共同归于足太阳经经别之本经——足太阳经。

十二经别在人体中循行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离、入、出、合”四个字。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循行四肢处(多在肘膝以上)别出(离),再深入胸腹腔内部(入),然后外出肌表(出),上行于头面;在头面处,阴经经别入合于相表里之阳经经别,阳经经别再回归于本经(合)。这就是十二经别的“离、入、出、合”或称“离、合、出、入”的循行规律。由于每一对表里经别有一合,故十二经别共有六合。

二、经别的作用和意义

由于有的十二经别循行部位是十二经脉循行所不及之处,以以十二经别在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都是对十二经脉的重要补充: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十二经别进入体腔后,表里两经经别相并而行,并经过相为表里的脏腑,在浅出体表时,阴经经别合入阳经经别,共同注入阳经经别之本经。因此,有加强表里经脉相互联系的作用。

(2)加强了体表、四肢与体内、脏腑之间的向心性联系由于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循行于四肢部分别出,进入体内后又是向心性走行,因而加强了经络的由外而内的联系。

(3)建立了六阴经与头面的联系六阴经,除足厥阴经外,均不上行于头面,而十二经别不仅六阳经经别循行于头部,而且六阴经经别亦上达于头部。足三阴经经别在合入阳经经别之后上达于头;手三阴经经别,均经喉咙而直接达于头面部,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的理论奠定了物质基础。

(4)补充了某些疾病的辨证,扩大了十二经脉主治范围由于十二经别的循行部位弥补了十二经脉所不到之处,因而对某些疾病的准确辨证定位,提供了启示和理论依据。如头痛,三阴三阳经均有头痛,但三阳经和厥阴经的经脉直接行于头部,而三阴经经脉并不走行于头部,为什么仍会有头痛呢?这是因为三阴经经别分别入合于与已相表里之阳经经别,最后归于阳经,借阳经经脉抵达于头部,因而三阴经病变也会引起头痛。《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后来的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如许叔微、李杲、朱震亨等都有关于三阴头痛的论治。李杲说:头痛“亦有三阴三阳之异”,朱震亨说:“诸经气滞,亦作头痛”。因此,头痛一证,不限于三阳经和厥阴经,这是经别等在起作用。

十二经别还扩大了经络穴位的主治范围。如足太阳经脉并不到达肛门,但该经经别却“别入于肛”,所以足太阳经的承山、承筋等穴可治疗肛门病。

(5)加强了足三阴三阳经脉与心的联系足三阴三阳经经别上行经过腹胸,除加强了腹腔内脏腑的表里联系之外,又都与胸腔内的心相联系。因此,十二经别对于分析腹腔内脏腑与心的生理、病理联系,有重要意义。所以,十二经别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三、十二经别的循行

(一)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

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的腘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赃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本经。(图25)

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阳经的经别。(图25)

二)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

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人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挟食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经。(图26)

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上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图26)

(三)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三合

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回过来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图27)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舌中。(图27)

(四)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

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图28)

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图28)

(五)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

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图29)

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下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图29)

(六)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

手阳明经别从手阳明经脉的肩髃穴处分出,进人项后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图30)

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脉的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腔,走向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锁骨上窝,沿喉咙,合于手阳明的经别。(图30)

第五节十五别络*

一、概说

别络也是经脉的分支。经脉潜行于深部,而大多数别络则分布于体表。别络是从经脉直接分出的络脉,由别络再行分出的无数络脉称为孙络。别络对其以下分出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所以,络脉从其经脉分出时虽只有一条(别络),但在其循行于表里两经之间时,经过多次逐级分支,其数就不可胜数了。因此,在一经之络脉到达相为表里的另一经脉时,已不是一条了。所以,别络有出处名称而无入处名称。别络的命名是以别络从经脉分出之处的穴位名称定名的。如手太阴肺经之别络是从肺经的列缺穴处支出的,则肺经的这条别络即称为“列缺”。不过这时的“列缺”已成为别络的名称了,而不再代表穴位了。

十二经别络(脾、胃之“大络”除外)均发出于四肢肘膝以下,联络于表里两经之间,为十二经脉气血在四肢部相互转输的通道。因此,十二经别络参与十二经脉气血的整体循环。

别络共有十五,即十二经别络、任、督二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大包”,合称十五别络。但实际上别络有十六,因胃尚有另一大络“虚里”。至此,则脾、胃各有二条别络。又,《难经》所说十五别络和《内经》之说稍异,《难经》之十五络指:十二经别络、脾之大络、阴络(阴跷之络)、阳络(阳跷之络),无任、督二脉之络。但后世多通行《内经》之说。

总之,别络的作用是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之间的联系;转输经脉中气血,以灌注于全身各部;别络,联络并主导全身络脉,与其他无数孙络等,形成一个全身内外上下,无处不到的网络,也是人体整体联系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别络的名称分布

十五别络的分布有一定的部位,其中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表里两经的别络相互联络;任脉之络分布于腹部,督脉之络分布于背部,脾之大络分布在身之侧部。其具体的分布部位如下:

(1)手太阴之别络名列缺:从列缺穴处分出,起于腕关节上方,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部。

(2)手少阴之别络名通里:从通里穴处分出,在腕后一寸处走向手太阳经;其支脉在腕后一寸半处别而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系舌本,连属目系。

(3)手厥阴之别络名内关:从内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于两筋之间,沿着本经上行,维系心包,络心系。

(4)手太阳之别络名支正:从支正穴处分出,在腕后五寸处向内注入手少阴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网络肩髃部。

(5)手阳明之别络名偏历:从偏历穴处分出,在腕后三寸处走向手太阴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髃,上行至下颌角,遍布于牙齿,其支脉进入耳中,与宗脉会合。

(6)手少阳之别络名外关:从外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绕行于臂膊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经会合。

(7)足太阳之别络名飞扬:从飞阳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七寸处,走向足少阴经。

(8)足少阳之别络名光明:从光明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厥阴经,向下联络足背。

(9)足阳明之别络名丰隆:从丰隆穴处分出,在外踝上八寸处,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与各经的脉气相合,向下联络咽喉部。

(10)足太阴之别络名公孙:从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趾跖关节后一寸处,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11)足少阴之别络名大钟:从大钟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过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贯腰脊。

(12)足厥阴之别络名蠡沟:从蠡沟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少阳经;其支脉经过胫骨,上行到睾丸部,结聚在阴茎处。

(13)任脉之别络名尾翳:从鳩尾(尾翳)穴处分出,自胸骨剑突下行,散布于腹部。

(14)督脉之别络名长强:从长强穴处分出,挟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在头上;下行的络脉从肩胛部开始,向左右别走足大阳经,进人脊柱两旁的肌肉。

(15)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穴处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

(16)胃之大络名虚里:在左乳下(即心尖搏动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卢师兄学中医25中医药学概论第三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