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青岛一名2岁男童贝贝在家连续三天拉带血黑便,在突发高烧后,被家人医院就诊。
医生在为贝贝进行检查时,发现其血红蛋白仅48g/L(正常幼童血红蛋白含量为~g/L)。
同时,贝贝面色苍*,精神不佳,为重度贫血,于是贝贝被紧急送至儿童重症监护室进行输血抢救。
抢救过后,医生给贝贝做了电子胃镜检查,确诊患有胃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图片来源:齐鲁壹点检验结果显示,贝贝的大便里,含有幽门螺杆菌,这种病菌,一般是大人感染,再传播给孩子。
原来,2岁的贝贝,是家里的宝贝,爷爷奶奶每天换着花样给贝贝做好吃的,担心他不消化,还放在自己嘴里咀嚼,再口对口喂给孩子。
就这样,贝贝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患上了胃溃疡。
咀嚼喂养是很多老人喜欢的喂养孩子方式,他们未接触医学知识,意识不到其害处到底有多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成人的口腔内,存在着很多致病菌,而孩子的口腔黏膜稚嫩,防御功能低,口口传播,孩子很容易被传染各种疾病。
这样的新闻并非个例,医院从年年初开展儿童胃镜检查到现在已经接诊了10例患儿,阳性率很高。
10岁之前是儿童获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峰期,3-6岁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23.2%。
许多妈妈在看到则新闻后,都纷纷吐槽:
让老人带孩子真是不放心;我家婆婆挺疼孩子的,但也是不太爱讲卫生;和老人的育儿理念相差有点大,但是自己又得工作,没办法也只能把孩子给老人带了……
诚然,老人带孩子有很多好处,但若你家老人带孩子有这些行为习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亲爹亲妈们可千万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PS:我们针对的不是老人,而是他们带娃的这些行为。如果父母自己也有以下行为,也要多加注意并改进。
1、给孩子把尿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老人给孩子把尿,即使孩子不想尿的时候,也会硬把他拉过来,强行把尿。
但其实,长期给孩子把尿的习惯并不好,不利于宝宝髋关节的发育,也容易引发宝宝脱肛,肛裂等疾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此外,如果频繁地给宝宝把尿,会让宝贝对排尿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即非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
宝贝由于缺乏憋尿的经历,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不住尿,久而久之容易尿频。
正确做法:在宝宝1岁以后,晚上可以给宝宝穿着纸尿裤,白天最好是脱掉纸尿裤,试着开始大小便训练,这样可以培养宝宝自主排尿的意识,为以后上幼儿园做准备。
2、孩子受伤,首先“报复”
这个行为其实不止老人家经常做,有些父母也会这样:
孩子在家玩耍,不小心磕到了桌子,疼得哇哇大哭。
大人们心疼极了,为了安慰哭闹的孩子,就会对着桌子上敲打了几下,一边“报复”一边说:“打这个臭桌子,都是它害宝贝受伤的。”
许多小孩子确实会在踢打桌子和埋怨发泄过后停止哭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但家长们要知道,把原因都归根到“桌子”等等的东西上,其实是在给孩子传递一个不好的信息:这不是我的错,是别人的错,我不必为这个错误而承担什么责任。
如果不及时教孩子改变这个想法,就容易导致孩子长大以后再出什么错,孩子不会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的身上或与这相关的物件上。
正确做法:不要先去指责别人,先搞清楚孩子是怎样撞到桌子的,找到原因之后告诉他以后应该怎样避免再碰到桌子。
3、因为保护,所以宅孩子
许多老人都很疼爱孩子,自己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所以生怕小孩淘气受伤,于是常常是让孩子宅在家里看电视、玩玩具。
更有甚者,就是父母带着孩子跑跑闹闹做游戏,老人也会紧张不已,劝着父母“还是安静一点吧,好动误事”。
于是,许多长期由老人带的孩子常因身体缺乏锻炼,体弱多病。
此外,孩子总待在家里缺少跟外人的接触,会导致孩子怕生、内向,长大后不懂与人交流和沟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正确做法:其实,老人家担心孩子淘气受伤是人之常情,再加上老人确实是精力不足,很难看住好动调皮的孩子,所以陪孩子做做游戏多外出跑跑这项工作还得家长自己多做做。
此外,爸爸妈妈也要在老人这边多做做思想工作:孩子没那么脆弱,偶尔受受小伤身体才能更结实。
4、总想帮孩子做事情
许多家长会时常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然而在爷爷奶奶面前,发现根本就是一句空话嘛。孩子在爷爷奶奶面前都成了十足的小皇帝,吃饭有人追着喂、衣服有人帮着穿、玩具有人来收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爸妈看不下去,想让孩子自己做,却反过来被老人教育说孩子小,大人应该帮忙。
但其实这些行为,都直接减少了孩子自己学习独立的机会,对孩子语言发育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都是有影响的。
在这样事事有人伺候下,好多孩子四五岁了,都不知道怎么穿衣服穿鞋子。
正确做法:不要总是限制孩子,要让孩子多实践。孩子学会独立有个过程的,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犯错,大人再在一边教他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这样孩子才会成长。
写在后面:
我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带孩子是件苦差事,父母辛苦将我们抚养成人,现在年纪大了还搭把手帮我们带孩子,对此我们都很感激。
但育儿无小事,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害的一些陋习,家长们还是得耐心和老人们多多沟通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