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医学第九课惊人的一致
TUhjnbcbe - 2022/5/6 15:16:00

通过前几天的讲解大家已经知道中医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完善,这就希望了解中医将来的发展。中医是一个贯穿整个华夏文明历史的医学,在未来发展中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位置,传统中医仍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尤其民间中医的绝技更是国之瑰宝。融入人体规律的现代中医将会走上历史舞台,西医则会退回实验室进行医学研究。

羲*医学理论开启中医与人体规律对接的脚步,并发现连接人体规律与中医理论的桥梁是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三才、五行、六气、八卦、天干、地支、甲子等原理都在人体构成和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原理就是人体构成原理。

一、经络理论对接

羲*医学理论与中医对接最精彩的部分是经络,古人很早就总结出经络经络循行规律,现代医学曾经因为没有发现经络就拒绝承认,认为经络是千古之谜。经过近些年的不断探索已基本弄清了经络,经络是组织间隙,没有具体组织结构,组织液沿着组织间隙定向流动,就好比洋流一样循环无端,是人体体液流动现象。

羲*医学理论把人体分成组织器官和环境因素两部分,环境因素又分成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两部分,动态环境则分成八脏循环和经络循环两部分。八脏循环是现代医学成果转化出来的,经络循环是纯纯正正的中医理论,并且是西医看不懂的理论。经络理论是如何完成与羲*医学理论对接的呢?羲*医学理论把人体分成父母系统和子女系统两部分,父母系统对应奇恒之腑和奇经八脉,子女系统对应六脏六腑和十二正经,这就把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关系清晰表述出来了。

1奇经八脉

父母系统与奇经八脉的对应关系是脑脏对应阴跷脉、阳跷脉、阳维脉,骨骼对应带脉、卵脏对应冲脉、胞宫对应任脉。脑脏与卵脏共同使用督脉,这种现象在中医和西医都没有发现,却是人体客观存在的。例如骨髓内储存大量骨髓,骨髓分成红骨髓和*骨髓,红骨髓藏大量干细胞,*骨髓藏有大量脂肪细胞,干细胞属于脑系统,脂肪细胞属于胎系统。所以督脉分属于脑系统和胎系统是正常人体现象。

2十二正经(见图一)

子女系统脏腑器官对应十二正经。人们习惯称为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古人对十二正经的研究非常深入,表现出天人相应规律。《医学第八讲——增补校勘《*帝内经》》中已经讲到太阴历对应六气、六气对应子女系统脏腑器官,十二正经就是连接脏腑器官和肢体的信息通道,所以十二正经与地支形成对应关系,也就有了子午流注。

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中医对十二正经的命名分成三部分“手足+六气+经络”。其中“手足”就是经络的肢端走向,经络就是各条经络,六经的划分与对应则是古人命名与定位的精华。六经分为三阴三阳,也就是三对阴阳,每对阴阳都对应一对子女系统的脏腑器官。其中厥阴对少阳,少阴对太阳,太阴对阳明为脏腑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也只是局限在六经层次,还没有与十二地支对接。人体规律再一次与自然规律吻合,这就是六个脏腑的经络从器官出发走向上肢,有六个脏腑器官的经络走向下肢,这就把六经分出手足的差别,形成十二条经络,对应十二地支。

从十二正经的命名就可以看出古人智慧。六脏中太阴代表物质能量系统的肺脏和胰腺,厥阴代表生长发育系统的肝脏和胸腺,少阴是人体质能代谢系统的心脏和肾脏。太阳是质能代谢系统小肠和膀胱,阳明是质能供给系统胃和大肠,少阳是生长系统的胆囊和三焦。手部经络称为手***经,足部经络为足***经。这样,人体的经络就可以清楚地读出来了,手太阴肺经就是手部质能供给肺脏的经络。足太阳膀胱经的含义是足部质能代谢系统膀胱的经络,其它系统的经络命名也是如此,是古人高度智慧又一次被羲*医学理论所证实。

图一地支脏腑经络四肢同构

二、子午流注(见图一)与日周期

而十二经络的循环也是人体日周期循环的体现,传统中医称为子午流注: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是人体气血随一天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寅时(3:00~5:00时):肺经活跃,肺脏负责氧气的供给。此时,人体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肌肉完全放松。血氧饱和度处于一天中最低状态“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老年人最易发生意外。血压处于一天中最低值,糖尿病病人易出现低血糖,心脑血管患者易发生心梗等。

卯时(5:00~7:00时):大肠经活跃。此时人体甲状腺素分泌减少,阳气逐渐升华,精神状态饱满,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大肠开始代谢垃圾(排便)。血压开始升高,心跳逐渐加快。高血压患者得吃降压药了。

辰时(7:00~9:00时):胃经活跃。此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人体免疫力最强。是理想的吃饭时间,吃完早饭,营养逐渐被人体吸收,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巳时(9:00~11:00时):胰腺经活跃,胰腺消化食物是从吃饭就开始了,(如果早7:00时吃饭)巳时达到最活跃状态,随着胃排空胰腺分泌消化液开始减少,吃饭四个小时以后胃排空,胰腺分泌活动渐趋停止,这4个小时就是辰时和巳时。此时人体交感神经和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适合打针、手术、做体检等。此时人体气血活跃,痛感降低。工作效率最高,属于人体的第一个*金时段。

午时(11:00~13:00时):心经活跃,是一天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候的气血还在小肠消化食物,所以心脏的负担最重。12:00时以前心脏充分发挥其功能,精力充沛,不会感到疲劳。12:00时以后就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需要休息。12∶00-13∶00是最佳“子午觉”时间,或者躺着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未时(13:00~15:00时):小肠经活跃,小肠消化吸收进入最佳状态。但是早上7:00时吃进的食物消化殆尽,脑脏营养物质供应减少,有饥饿感,反应迟钝。易有昏昏欲睡之感,人体应激能力降低。

申时(15:00~17:00时):膀胱经活跃,膀胱代谢垃圾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午饭营养吸收后逐渐被输送到全身,工作能力开始恢复。为人体第二个*金时段。最适宜开会、公关、接待重要客人。血糖开始升高,有虚火者此时表现明显。阳虚、肺结核等患者的脸部最红。

酉时(17:00~19:00时):肾经活跃,肾脏的负担加重。此时,视力、听力都处于最佳状态,工作效率达到午后时间的最高值,也适宜进行体育锻炼。18∶00人体敏感度下降,痛觉随之再度降低。

戌时(19:00~21:00时):胸腺经活跃,免疫工作加重,主要是清理体内垃圾*素,为体液输布做准备。

此时人体糖皮质激素回升,最易发生争吵。是人体血压波动的晚高峰,人体进入第三个*金阶段。记忆力最强,大脑反应异常迅速。适合做作业、阅读、创作、锻炼等。

亥时(21:00~23:00时):三焦经活跃,人体气血向全身开始输布,为细胞分裂繁殖做准备。此时人体皮肤代谢加快,适合梳洗。呼吸开始减慢,体温逐渐下降。最好在十点半泡脚后上床,能很快入睡。

子时(23:00~1:00时):胆经活跃,细胞开始进入分裂繁殖阶段,传统中医有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就是因为胆囊是人体最小的脏腑器官,胆经活跃时侯人体宏观系统活跃程度最低,最有利于微观系统细胞的分裂繁殖,而这时候细胞分裂繁殖活动也是最旺盛的时期。此时人体褪黑素分泌增多,阳气微弱,人体功能下降,开始逐渐进入深度睡眠,一天的疲劳开始缓解。气血处于一天中的最低值,除了休息,不宜进行任何活动。

丑时(1:00~3:00时):肝经活跃,细胞分裂繁殖消耗掉大量营养物质,肝脏开始将储备的营养物质向全身输送,继续维持细胞分裂繁殖的需要。此时人体生长素分泌增多,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未睡觉的人头脑较清楚,熬夜者想睡反而睡不着。绝大多数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状态,肝脏却在紧张工作,生血气为人体排*。

这就是人体气血一天的循环规律,是人们日常生活、保健调理以及治疗的最佳参考。

三、四肢结构(见图一)

羲*理论受到《*帝内经》八虚理论的启发,对人体四肢研究以后发现,四肢分为上下肢,上下肢分为三段与六经完全吻合,子对应前臂部,丑对应踝关节,寅对应肩关节,卯对应小腿部,辰对应手部;巳对应跨关节;午对应肘关节;未对应足部;申对应上臂部;酉对应膝关节;戌对应腕关节;亥对应大腿部。于是推演出四肢结构模型。上肢从肢端开始手部、腕关节、小臂、肘关节、大臂、肩关节;下肢从肢端开始足部、踝关节、小腿、膝关节、大腿、跨关节。由于四肢与脏腑和经络的严格对应关系,确定了四肢遵守地支运行规律。

图二上肢结构

1上肢(见图二)

1.1寅午戌三合局形成上肢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形成上肢关节结构,对应手部肺经、心经、胸腺经三条阴经。

1.2申子辰三合局形成上肢部位:上臂部、前臂部、手部形成上肢部位,对应足部膀胱经、胆经、胃经三条阳经。

1.3上肢部位关节之间的关系

1.3.1上肢连接:从手部向上各个部位的五行属性依次为土(手部)、土(腕关节)、水(前臂部)、火(肘关节)、金(上臂部)、木(肩关节),表现出五行相克(冲)关系,

1.3.2上肢运动:手部与前臂是相克关系,我们人类还没直立行走的时候,手部和前臂是垂直关系,运动的时候手部重心远离前臂方向,体现出相克关系;前臂与上臂之间则是相生关系,在运动过程中两个部位重心是一种拉近的过程。

图三下肢结构

2下肢(图三)

2.1巳酉丑三合局:跨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相互合作形成下肢关节结构,对应足部胰腺经、肾经、肝经三条阴经。

2.2亥卯未:大腿部、小腿部、足部相互合作形成下肢关节结构,对应手部三焦经、大肠经、小肠经三条阳经。

2.3下肢部位和关节之间的关系

2.3.1下肢连接:从足部开始向上依次是未土(足部)、丑土(踝关节)、木(小腿)、金(膝关节)、水(大腿)、火(跨关节)。下肢关节和部位的五行关系是足部到膝关节、大腿到跨关节是相克关系,而膝关节和大腿之间是相生关系。这种关系与上肢的相克(冲)关系明显不同,区别就在于膝关节,膝关节比肘关节多一块髌骨,于是导致上下肢连接规律的不同。

2.3.2下肢运动:足部与小腿之间是相克关系,体现在足部运动时候重心远离小腿方向,小腿与大腿之间相生关系,运动时小腿重心向大腿方向运动。

总之,人体四肢运动是在部位和部位、部位和关节之间不段相生相克(冲)作用下完成的。

四、理论对接

1四肢与开合枢的关系(见表一)

开合枢在《素问》和《灵枢》都有描述,后世医家也多有阐释,八脏理论的四肢结构理论进一步证实了开合枢理论的科学性。不过在次序上有所不同,上肢按照“开枢合”次序分布,下肢的关节按照“开枢合”次序排列,部位则是按照“开合枢”排列。

表一开阖枢

上肢

肩关节、上臂

肘关节、前臂

腕关节、手

下肢

胯关节、足

膝关节、大腿

踝关节、小腿

2对八虚的修正

《灵枢·邪客》记载,*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藏。*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直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这是《灵枢》关于肩关节、肘关节、跨关节、膝关节的论述,成功的地方是肘关节对应心脏、漆关节对应肾脏、跨关节对应胰腺,肩关节对应肝脏应验的就比较少,究其原因就是古人没有八脏理论的支撑无法准确定位各个关节与六脏器官的对应关系,肝脏对应踝关节才更科学。

表二脏腑别通

脏腑别通

肺脏、膀胱

心脏、胆囊

胸腺、胃

胰腺、小肠

三焦、肾脏

大肠、肝脏

连接关系

肩关节、上臂

肘关节、前臂

腕关节、手

胯关节应足部

大腿、膝关节

小腿、踝关节

3四肢与脏腑别通(见表二)

董氏针灸学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了《*帝内经》的开合枢理论,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理论在八脏系统建立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印证,脏腑别通与四肢关节部位之间对应关系非常明确,上肢从肩关节依次向下形成三对紧密衔接的关节和部位,与三对别通脏腑形成严格对应关系,下肢由于髌骨的原因形成别通与上肢不同,膝关节向上连接大腿对应肾脏与三焦别通,小腿向下连接踝关节对应大肠与肝脏别通,最后是跨关节与足部呼应对应胰腺与小肠别通。当我们对脏腑别通感觉困惑的时候想一想四肢连接规律就全明白了。

四肢结构理论对《*帝内经》开合枢理论和八虚理论一个进行了肯定,一个进行修正,说明《*帝内经》也存在些许瑕疵,过于拘泥于古人论断只能制约中医的发展。

表三肢体部位与六经传变

六经传变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人体部位

小腿

大腿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4肢体部位与六经传变(见表三)

《伤寒论》外邪侵入人体的顺序大多数情况准守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个次序。这一规律在肢体结构中也有清晰的体现,人体结构中太阳为足部,阳明为小腿,少阳为大腿,太阴为肩关节,少阴为肘关节,厥阴为手,由此可以知道伤寒论发现的寒气传变规律与人体从下到上、由表入里的次序完全一致,本书又一次证明古人的发现,也懂得了《伤寒论》历经千年仍然展现勃勃生机的原因。

五、总结

本文介绍四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中医把人体器官分成脏腑器官和奇恒之腑两部分,经络分成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部分;羲*理论把人分成父母子女两部分。是大框架的一致,十二正经理论与子女系统脏腑器官规律完全吻合进一步印证了两种理论的一致性。第二个大问题的子午流子,这是中医最基础理论之一,表述的是一天日周期规律,现代医学也有对日周期规律的研究,经过羲*医学理论解析找到二者的一致性,是中西医学理论的融合统一。第三个大问题是四肢结构,通过地支理论找到四肢形成的哲学原理,完成人体规律与哲学理论的一致性。第四个大问题是与开阖枢、脏腑别通、六经理论的一致性,三个理论都与人体结构一致。

羲*理论、中医理论、哲学原理都能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找到一致性,相互之间融合贯通,是人体规律的具体表述,也是中医必然大发展的基础。

郭玉臣

赞赏是对健康事业最简洁的支持!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学第九课惊人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