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揭秘中医的砭石砭术
TUhjnbcbe - 2025/7/23 17:25:00

砭石,亦称针石,是指可以刺破皮肉以治疗疾病的石质医疗器械。运用砭石治病的医术称为砭术,砭石也是针灸的鼻祖。《内经》中将砭、针、灸、药、按跷(按跷是指导引按摩)并列称为中医五大医术。砭石最早产生于石器时代,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时,就用各种石器打制成砭石,通过叩打、摩擦、刺刮身体的一些部位和穴道以疗痛治病。逐渐发展成砭石砭术。

▲古代中医留下的砭石遗物▲古代砭磬

新石器时期砭石治疗疾病的砭术和砭具两方面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南宋杂史《路史》记载: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表明5千年前伏羲尝试草药,制造砭具,冶疗百姓疾病。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用砭术和其他疗法救治虢太子,所以砭石又被人称为扁鹊石。《史记》还记载了上古时代还有一位叫俞跗的医生,他治病不用汤药而用砭石。

而今人多把砭石砭术狭隘地理解为针灸的前身,直到年有一位署名砭道人的作者出版了砭石疗法最全面的专著《砭经》,再次确认《内经》关于砭石砭术是中医独立医术的观点,重申:“砭石治病,非针非灸。世人每以砭为针,误亦久矣。”说明了砭石治疗不必以刺体灼肤之痛而其病立除。

砭石砭术自东汉时期就失传绝迹于人世间。但《素问》阐述了砭石的产地来自东方:“故东方之城,……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证明砭石砭术来源于华东。根据有关医书史籍考证,盖闻砭术失传的原因,就是因为制砭的上好佳石匮乏了。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山东音乐教师杨浚滋先生在山东境内寻找制造编磬乐器(用砭石制造的打击乐器)—砭磬石源,终于,年4月24日按照古书记载的山东古泗水流域重新发现了能制造砭具的岩石,并称之为泗滨浮石,因原产泗水县泗河之滨,故名泗滨砭石。

▲山东省泗水县地理位置▲泗水县泗河附近出产的泗滨砭石原料

泗滨砭石后经地质、考古专家和医学权威鉴定是制砭的最佳石料,砭石砭术因此遂获得了新生。泗滨的砭石最早起源于万年前的一颗特殊陨石撞击地表岩层,地表石灰岩与陨石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相互交融、渗透、沉积形成砭石。在现代研究中,地质科学家发现泗滨砭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称为微晶灰岩的矿物质,其中里面最多的是锶、氧化钙,其次是氧化硅、氧化钠等,还有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超过36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正是部分砭石含有铜、铁等金属物质,致使砭石外表经抛光打磨之后呈现灰黑色以外的红、黄、绿等颜色。合适的砭石对人体健康有益,是制作中医医疗器械的上品。

泗滨砭石具有超声波特质,频率在20~kHz之间,具有温助阳气,养筋荣脉,宣导气血,疏通经络,逐寒祛湿,消痹止痛,祛瘀消肿,潜阳安神,止悸定惊功效。通过点穴按摩、刺脉放血、破痈排脓、温热熨烫等砭术,使心脏冠状动脉扩张、改善心肌血液循环,使肾血管扩张、增加胃肠道蠕动等作用。泗滨浮石还有远红外特质,它能吸收人体的热量,再将这些能量转化为对人体有利的远红外线向人体辐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

▲泗滨出产的玄黄砭石刮痧板

泗滨砭石除了制作编磬乐器,通过叩击发出好听的乐声之外,还可发出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术者或患者敲击砭琴、砭磬,使之发出好听的乐声,患者听后精神愉悦,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多用于情绪焦躁、紧张的治疗,如抑郁症、恐慎症、失眠、高血压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

根据冶疗不同的疾病和手法,现在的砭石也因其用途不同而形状不同,制成了不同的砭具样式。最常见的砭具是砭板、砭镰、砭锥、砭块、砭梳、砭刀、砭针等多种,一般而言,砭石直接接触皮肤效果好,有人将砭石固定在穴位上(如百会穴),可以很快心静入眠。也有人将砭石挂在膻中穴,用来克制心悸。

▲泗滨砭石刮痧板使用指南▲泗滨砭石刮痧板使用手法

呃逆: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呃逆古称为“哕”,又称哕逆。盖闻呃逆病机为食滞、胃火、气郁、寒邪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或因胃阴亏虚、下元虚寒致胃气衰败,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逆动膈而发生呃逆。

呃逆在临床上分为实症和虚症两类:虚证呃声低微断续,面色少华,手足不温,舌淡,脉沉细。虚症呃逆盖因脾胃虚弱,虚气上逆,故呃声低微断续;甚则生化之源不足,见形体消瘦,面色少华;阳气不固,则手足不温;舌淡,脉沉细为阳衰气弱之象。

实证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形体壮实,胸脘满闷,烦渴,溲黄便结,苔黄腻,脉滑实。实症呃逆盖因嗜食辛辣酒食,或过用温补之药,胃肠蓄积实热。胃火上冲,故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气逆于胸则胸脘满闷;胃热伤津,肠间燥结,则烦渴,溲黄便结;苔黄腻,脉滑实为胃热内盛之象。

砭石治法:健脾和胃,疏肝理气。

温法:将温热砭石(先将砭石放在50~70℃的热水浸泡)放腹部中脘穴。

点刺法:点刺中脘、天枢、大横、关元、气海、太冲穴。

点楺法:将温热砭石板压于攒竹穴上点揉。

解读:运用砭石按压攒竹穴,其穴处有交感神经分布,通过膀胱经背俞穴的传导,可达脏腑,控制其神经,疏通经络,用砭石放在中脘穴,使之散寒、通郁、助阳、补虚。点刺中脘、天枢、大横、关元、气海、太冲以疏肝和胃,调节胃肠之气达到治愈呃逆目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秘中医的砭石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