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觉得此文对您有所助益,不妨一试。年后,田间山野的叶芽儿丰收,其中一种紫红色的嫩芽苞尤为引人注目,其美味甚至超越了香椿。然而,这种芽苞一旦长出叶片,便浑身是刺,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刺老苞”。长出刺老苞的树木,其刺儿宛如根根钢针,令人望而生畏。连鸟儿都避之不及,更别提人了。因此,李时珍大人称其为“雀不踏”。而刺老苞的嫩芽,形态酷似鱼的吻部,这也引起了李时珍的注意,他在著作中特别记载:山人采之,称之为“唿头”。这种嫩芽不仅色泽鲜亮、营养丰富,更因口感脆嫩而备受乡村人家的喜爱,被誉为“吃了不生病”的山珍。将刺老苞买回家后,无论是其嫩芽还是嫩叶,都可以通过焯水、浸泡后进行烹饪。你可以选择拌、炝、炒、炖、做汤或制粥,这些做法都能让你品尝到刺老苞的独特风味。此外,你还可以尝试盐渍贮存刺老苞,或者将其作为馅品,搭配面酱、拌面食食用,甚至与腊肉、火腿或猪骨一同炖煮,其美味无法形容。
同时,长出刺老苞的楤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其根部。在中药里,楤木根被称为祛风除湿、健脾利水、利尿消肿、活血散瘀、镇痛消炎、接骨和健胃的良药。值得一提的是,楤木根还可以与食物一同炖煮,为餐桌增添一份特别的风味。
、治疗风热咳嗽取刺老包根9克,与果上叶6克共同煎煮,饮用其汤药。果上叶,又称石串莲,具有润肺止咳、解毒消肿的功效。
2、缓解咳喘症状使用刺老包根20克,搭配一斤肉类食材进行炖煮。炖好后,服用肉类及汤药,可有效缓解咳喘症状。
3、治疗九子疡(恶性瘤巴瘤):将刺老包根皮捣烂后烧熟,再外包于患处;或者使用铁菱角克、刺老苞根克,与五花肉一同炖煮后内服。
4、治疗肝硬化腹水:将楤木根20克与瘦猪肉20克一同炖煮,服用汤药和肉。
5、治疗虚肿:使用楤木根皮30克与肉一同炖煮,炖好后不放盐食用。
6、治疗胃痛、胃溃疡和糖尿病:将楤木根皮9-5克煎煮后饮用,连续服用数日。
7、专治糖尿病:使用楤木根30克和银杏叶20克煎煮后服用。银杏叶具有活血化瘀、化浊降脂的功效。
8、缓解风湿关节痛:取楤木根白皮5克,加入一碗水和半碗黄酒煎煮成一碗后服用,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数天,疼痛缓解后再服用三天。
9、治疗肾炎水肿:使用楤木根30-60克煎煮后服用,每日服用两次。
0、治疗膀胱结石:使用鲜楤木根、茅莓和马鞭草各30克煎煮后空腹服用,早晚各一次。膀胱结石可能由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或脾肾亏虚引起。茅莓具有散瘀、止痛和解毒的功效;马鞭草则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和利水消肿;而鲜楤木根则擅长健脾利水和利尿消肿。
、治疗遗精取楤木根皮30克,加水煎煮后去渣,再加入猪瘦肉一同炖煮后服用。
2、治疗淋浊使用刺老苞根一两,煮水后服用。
3、治疗红崩白带将刺老苞根20克与两大碗水一同煎煮至一碗,去渣后,加入甜酒为引,再煎煮后服用。
4、治疗痔疮使用刺老苞根20克(或干的用5克)与猪肉20克一同炖煮,分三次服用。
5、治疗腰椎挫伤取鲜楤木根皮30-60克与猪蹄一只一同炖煮,服用汤和肉。另外,用适量的楤木根煎水后外擦受伤部位。另外,楤木的白皮,即其树皮的韧皮部分,质地粗糙,表面散生着坚硬的针刺。这种白皮的颜色,外部是灰白色至灰褐色,而内部则是黄白色并带有光滑的质感。它带有微妙的香气,咀嚼时会有粘液性。楤木的白皮全年均可采集。
在中药学中,楤木白皮被归类为温性药物,味道略带咸味,能够归入心、肝、肾三经。它被广泛应用于痛风的治疗。在治疗痛风时,通常使用30克的楤木白皮与猪肉一同烧煮食用,或者与其他治疗痛风的草药一同煎煮后服用。
此外,楤木白皮还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将新鲜的楤木白皮捣烂,然后敷在受伤的部位上。
请注意,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在使用这些草药方剂时,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同时,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楤木白皮,这一独特的中药材,不仅在痛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用于跌打损伤的治疗。其采集简单,全年均可,且使用方法多样,既可与猪肉烧煮,也可与其他草药煎煮。而在遇到跌打损伤时,新鲜的楤木白皮更是可以捣烂后直接敷在患处,简便而有效。然而,如同其他草药一样,使用楤木白皮时也需根据个人情况适量调整,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其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