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二胎妈妈盆底肌受损阳后咳嗽严重漏尿#话题登上微博热榜并引发产后妈妈的激烈讨论。
据报道,来自湖南的吴女士在年生完一胎后就出现了漏尿的症状,没有过多干预的她紧接着生了二胎。之后漏尿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打喷嚏的时候甚至会尿透三条裤子。前段时间“阳康”之后持续的咳嗽又再次加剧了漏尿的程度,医院就诊。
其实产生这样的症状往往都是忽略盆底肌受损造成的,而“阳过”后持续性的咳嗽则是加剧了这一症状的表现。
女性盆底犹如“吊床”,紧紧托住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参与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等多项生理功能。
因孕产、肥胖、长期咳嗽等因素,导致盆底肌出现损伤,可能会造成漏尿、阴道松弛、子宫脱垂、性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即便目前没有症状,但盆底肌可能已出现损伤,并随着长期腹压增加、年龄增长、激素水平变化等损伤会逐渐加重。
我们出现盆底肌损伤,比如咳嗽漏尿医院进行诊断评估,因为不同的程度的损伤需要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大部分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我们首选以下两种非手术方式:
一.凯格尔训练
凯格尔运动是加强盆底肌的一种运动,也可以帮助预防或治疗尿失禁。坚持做凯格尔运动,不仅能帮助保持盆底肌力,还可以缓解盆底肌肉松弛,预防或者改善压力性漏尿。
二.盆底康复治疗(电刺激、磁刺激、生物反馈)
医院或者产康机构都有配套的大设备配合检查与治疗。经研究,电刺激、磁刺激、生物反馈等方式都可以有效促进盆底康复。当然现在也有更加方便的家庭盆底康复设备,结合生物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技术,让患者在家也能进行专业的盆底康复治疗。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盆底康复治疗越早越好,妈妈们可不要因为时间长了就放弃治疗,无论产后多久,一年、两年甚至更久,任何时候开始盆底肌锻炼和修复都是来得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