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孩爱尿床怎么办
TUhjnbcbe - 2025/1/17 18:02:00

“尿床”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事,但如果5岁后仍有“尿床”,就不是好事了。根据现在的定义:5岁以后仍出现在睡眠中不自主地排尿,5~10岁儿童每月至少2次以上,大于10岁的每月至少1次。就叫遗尿症!

“尿床”看似是小事,其实危害很大!遗尿症患儿与正常儿童之间的体格发育大多无区别,但不要忽视一些患儿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更为严重的是遗尿症可损害患儿的身心健康,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幻觉等心理异常,而使体质下降。易患心脏、内分泌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如延续至成年,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和生活,最终导致人格障碍。

遗尿症的病因有哪些?小儿遗尿症病因复杂,多和排尿控制中枢发育不全、尿动力学因素、睡眠觉醒障碍、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器质性病变等原因有关,尤其是纸尿裤使用时间过长,3岁之后未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有关。有些小儿在2~3岁时能控制排尿,至5-7岁以后又出现夜间遗尿现象,则称继发性遗尿症,也称为晚发性遗尿症。对于继发性遗尿症,首先应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遗尿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主要是控制遗尿症患儿的液体摄入量、训练排尿及排便习惯、调整饮食时间和结构、建立适当的奖励反馈机制等。日间控制液体的摄入,夜间睡眠前2小时开始限制进食饮水。同时做膀胱训练,鼓励患儿逐渐延长白天排尿间隔3~4小时排尿一次,以扩大膀胱容量。膀胱训练在遗尿症治疗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2、觉醒训练:觉醒训练主要是使用遗尿警报器和闹钟进行唤醒训练。目前临床主要应用闹钟唤醒训练。警报器在国外应用较多,在NICE和ICCS遗尿症诊疗指南中均作为一线治疗推荐。警报器可以戴在手腕或夹在衣服上,在内裤或睡裤里放置一个探针,当第一滴尿接触到探针时,警报器即鸣响。闹钟唤醒训练是使用闹铃唤醒患儿,要求家长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0.5~1小时前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铃声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出现,经过训练后患儿能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

3、药物治疗:去氨加压素,适合夜间多尿、高膀胱容量及急需缓解遗尿症状的患儿,建议7岁以上患儿应用,也可用于5~7岁遗尿症状严重的患儿。为治疗遗尿症的一线药物。

遗尿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会使儿童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内向的性格,造成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甚至造成家庭矛盾。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家庭成员要避免惩罚性的做法,并且相信和理解患儿,把对患儿自尊心的伤害降到最低。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及患儿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克服焦躁情绪,若条件允许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尽早选择正规的小儿遗尿专科门诊就诊,建立小儿遗尿曰志,以促进疾病的尽快康复。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孩爱尿床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