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忧伤记忆的生活值得追求吗
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我写我心美国著名潮流预测师、未来学家理查德·沃森的新书《未来档案:决定未来50年的5个潮流》日前出版,书中对人类未来做了一系列预测,比如:未来人们将不会再写信,不使用现金、不干家务活,人类将定居月球,到小行星上去开矿,“邮局”、“谷歌”等概念都将消失,发达的技术和医疗可以让所有汽车自动驾驶,让医院里的机器人自动为病人做手术,等等。这些虽然听着似乎有些离谱,但也都是好事。只是其中一条让我无法接受:到2025年,人类能用“思维抹布”擦去所谓“忧伤记忆”。关于忧伤记忆,报纸上没有作具体详细的介绍,但似乎是泛指一切让人觉得不快的心理经验,包括痛苦、忧愁、伤感、惆怅等。不管这个沃森如何了得,也不管“思维抹布”之说会不会成为现实,它都使得我感到不寒而栗,感到做人的尊严受到了严重侵犯。我的全部经历组成了完整的记忆,这个完整的记忆构成了我之为我的根性和依据。从精神的角度说,我之所以为独一无二之我,是由于我的全部记忆造成的。忧伤记忆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关键性的组成部分。因此,无论别人会如何选择,我会断然拒绝使用(哪怕免费)这样的“抹布”,抹去我的所谓“忧伤记忆”。没有忧伤记忆,还会有文学艺术吗?“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远古时期的人就明白忧伤是文艺创作的动力。如果没有忧伤记忆,文学史上还会留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千古名句吗?屈原还能写出《离骚》,普鲁斯特还能写出《追记似水年华》吗?卡夫卡还能成为卡夫卡,凡·高还能成为凡·高吗?这样的追问可以无休无止地进行下去。可以说,没有忧伤记忆,不但不可能有文学艺术,而且整个人类文明的大厦也将塌下至少一半。“人生忧患识字始”,人有忧患是因为人有文化、会思考,反过来,人有文化、会思考就必然有忧患。当然,我不是苦难崇拜者,不希望大家故意去寻找“忧伤”,但我也坚决反对为了快乐而故意抹去忧伤记忆。许多忧伤记忆是由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幸造成的,我们当然不应崇拜不幸,而该努力免于不幸,追求幸福,但免于不幸的前提是正视曾经有过的不幸,消灭导致不幸的根源,而不是忘却不幸以及不幸给予我们带来的所谓“忧伤记忆”。否则我们就成了阿Q。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超越不幸,只能成为自欺欺人的可怜虫。还有一部分忧伤记忆或许是人与生俱来的,不见得是现实生活不幸的直接结果,比如,我们在看到永恒挂在天边的明月,看到辽阔无边的星空时,会产生人生如梦的慨叹,于是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样的不朽诗句。然而,这种有些莫名的忧伤难道就那么可恶可恨,必欲抹去而后快?这难道不是一种甜蜜的、使人的心理世界变得丰富、人的思想变得深刻的重要精神财富?只有一种不良记忆,是可以通过所谓“思维抹布”抹去的,那就是因为人的自然生理缺憾、身体残疾造成的创伤性记忆,这种天然的残缺无关乎社会制度,无关乎他人,也无关乎我自己后天的行动。这种天然的不公平,如果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加以清除,当然是一件好事,就像通过外科手术矫正一个人的生理缺陷。如果真有能够影响和改造我们的大脑和记忆能力的高科技手段,我倒觉得应用它增强我们记忆苦难、痛苦、不幸的能力,来治疗我们的健忘症。因为人类的苦难,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其健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