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败了,但希望这只是一个插曲!
最近去看了鹿晗和舒淇主演的《上海堡垒》,感觉真的是五味杂陈。看电影之前也看过江南的原著,也是因为这个才去看的。虽然说鹿晗的演技不怎么样,但是其他的应该也不会太差啊。看完之后真心觉得烂片一部,甚至让我感觉各方面都很烂,烂的很均匀,烂的很舒服,你可能会惊叹于导演和鹿晗这烂的恰到好处的感觉,可以说烂出了艺术。
整个观影过程,从第一秒到最后一秒,尴尬的情绪一直困扰着我。直到《世界末日》的歌声响起,我才第一次感觉某种情绪浸润到心中,而这种情绪完全是周杰伦出色的音乐和鹿晗还过得去的歌喉带来的,与电影情节和演员表演丝毫无关,这对于一部电影而言,不啻于是最大的讽刺。于是,在昏昏欲睡的间隙,我开始努力思考为什么。
《上海堡垒》原著小说还是在学校时读的,至今还记得字里行间弥漫着的感伤和遗憾,那是青春特有的味道,归根到底是少年气的。所谓的外星人入侵不过是一道布景板,营造出一种孤城绝境的氛围,就像莫奈作品里柔和朦胧的水彩背景。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上海堡垒》的故事,就是“少年在保卫孤城的战斗中错过了自己的爱情(或暗恋)。”故事格局太小,作为小说尚可,而要拍成电影,篇幅就远远不够,这是原著小说在剧作上的天生硬伤。
那么电影是怎么处理的呢?篇幅不够,场面来凑。一个甚至用不到三幕剧就能讲清楚的故事,无法凑够基本的分钟,只好扩大作为背景的科幻。利用大篇幅的空中格斗、地面战斗、上海大炮等战争场面填充电影。
本末倒置地把一则“霍乱时期的爱情”变成“论霍乱时期的起源、发展和治疗,哦,那个戴鸟嘴的医生爱上了战场边的少女”。这就从根基上摧毁了电影像原著那样动人的可能,就好像朦胧的印象派绘画变成了十块一幅的画廊油画,色彩俗艳,大红大绿。
退一万步讲,即使放弃了原作的套路,改走商业科幻电影的套路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商业科幻电影自有商业科幻电影的路数,可《上海堡垒》依旧没有按套路出牌。故事总要有启承转合,可故事一开始,一句话就交代了作为敌人出场的外星人。既没有“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先声夺人,也没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九曲回肠,更没有“宇宙浩瀚,同为生命”的都不容易。
当五元一个,十元一打的AE模板出现时,我不仅没有被捕食者的残暴酷烈吓倒,反而还有点想笑。而当高达一般的外星人庄严降临时,我感觉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虽然是五毛钱的特效,但是能不能走心一点。
无头无尾,从天而降的外星人高达,不仅不能让观众燃起同仇敌忾的战友之情,反而催生了吃瓜看戏的看客心态。观众和看客毕竟不一样,电影需要的是观众,只有观众才会一把鼻涕一把泪,末了还给你转发朋友圈;看客只会不停看表,不停补觉,时不时再照顾一下自己的膀胱需求,说不定哪次尿遁就成了彻底离场。
失去了诸如打帝国、九十年代的宿舍情谊、氤氲的氛围和微妙的笔触,这则《上海堡垒》的故事就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错爱与错过,根本撑不起一个宏大的格局。而导演与演员又用最省事最不走心的办法把原著的愁情百转破坏的一干二净。更不用提里面不走心的造型,与口型难以匹配的配音和军事战争常识,和打仗归打仗发型不能乱的荒谬。这一切的一切,让《上海堡垒》最终变为一场左支右绌的闹剧,不仅丢了科幻,还丢了爱情。
但愿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愿“科幻元年”真的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先声,而不是王莽篡汉后的乌托邦,一个开国即现亡国之相的坏时代。对此,我只能保持谨慎乐观,姑且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