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帝内经》之脏腑、经脉、气血篇论之,涵盖修身养生奇门诸法。学者当耐心细研,以备修身养生指南为用。
阴阳开合天地人,五脏六腑生气血。
一脏一腑一经脉,奇正相生妙理玄。
一、阴阳开合天地人
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盖阴阳者,实乃水火之征兆也。
在拳术中凡属于动态的、刚强的、开放的皆属于阳,反之亦属于阴。然阴中有阳,阳中亦有阴,此阴阳互根、消长、转化、对立之理也。易曰:阴阳是为两仪(阴仪与阳仪),两仪生三才,三才者天地人是也。人禀天地之气而得以生,故人之生、长、壮、老、已,应遵循天地之自然规律。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一年之中阴阳盛衰变化规律。打拳者,必循其四季阴阳变化,以应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开合之气。如此则为天人合一之道。
二、五脏六腑生气血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脏分别是肝、心、脾、肺、肾;六腑则为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与六腑表里相应,化生气血。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泉,主肌肉四肢。拳术家之肌肉软如棉,硬如铁者,实是脾胃调和之功。肾为先天之本与膀胱相合,藏精气、主骨、生髓。久练功夫者,当以固肾气,养先天之精为主。肝藏血、主筋与“中精之府”胆表里相合。肝血充盈筋得其养,故行走强劲有力。武功练习之强筋之法实是补肝血之理。心主血脉与小肠互为表里,血脉之畅通全凭乎心与意也。拳谚: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以动而通心脉,实是强心主之正法。肺主气,司呼吸与大肠相表里。肺朝百脉,练功夫者之呼吸开合、宣发肃降,全赖肺之营运也。
五脏与六腑表里互应,一虚一实,共同化生气血,濡养四肢百骸。此于修身养生之道则有延年益寿之功,于搏击一道则有临阵不战而胜之功。拳谚:五行合一体,放胆必成功。斯言是也。
三、一脏一腑一经脉脏与腑者,是为表里、虚实、寒热、阴阳之八纲关系,此与拳术中之刚柔、动静、伸缩、开合而对应。故吐纳者,是为鼓荡内气而调理三焦;导引者,是在鼓舞气血而疏通经脉。
在练习拳术时,其手臂之左右、前后、上下之圆转周折运动,实是练习手臂之少阴心经与太阳小肠经相合、厥阴心包经与少阳三焦经相合、太阴肺经与阳明大肠经相合。下盘腿脚扣摆旋转则是练习少阴肾经与太阳膀胱经相合、厥阴肝经与少阳胆经相合、太阴脾经与阳明胃经相合。气血在经脉之中运行,随经脉之逆顺方向而循行亦随昼夜阴晴、四季更替之变化而运行。有情志内伤者,如怒气伤肝、忧思伤脾者,虽是病至脏腑而其经脉中之气血已至不畅。又有外感风寒湿气者,虽感其肌肤经脉,久则脏腑虚实开合失调至气滞血瘀。凡此种种,究其根本皆为气血瘀滞之症。经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故脏腑、经脉、气血不可有一日不通亦不可有一时不通也。
练拳术之根本是为活血脉强身躯,然大道功夫者,奉武医同源之理,练浩然正气,生坚刚之志气,修身养心通经脉是为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为外王。
四、奇正相生妙理玄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以奇用兵,以正治国,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人体经脉学说中,有正经十二与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之作用,贯通五脏六腑之气血,濡养四肢百骸。奇经八脉则以奇治正,灌注十二精经气血。
十二正经之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表里相合,隶属于奇经八脉之任脉、督脉、冲脉、带脉的灌注。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相合,隶属于阴跷脉、阳跷脉与阴维脉、阳维脉的灌注。拳术家所练习之摇身晃膀是为打通奇经之任督冲带,扭腰调胯则是打通奇经之阴跷、阳跷与阴维、阳维。此为武功中之根结开四关灌注气血之秘法,学者当于功夫实践中渐悟其法。
奇正相生,表里互应,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依五行之理则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以此互生互化。调五脏六腑,活气血通经脉。功夫之上乘是为内壮延年之法,然欲达大道功夫之彼岸者,须于阴阳捭阖中探其秘旨精微,故曰功夫出自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