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年味?一个个灯笼,一幅幅对联,一张张福字,那是年味。
一根根烟花,一串串鞭炮,那是年味。一桌桌年夜饭,一张张笑脸,那是年味。过年时烟花齐放那是年味,过年时鞭炮劈劈啪啪那是年味,过年时年夜饭香味四溢那是年味。掬起一缕年味,我就想起了故乡。只有在故乡,那才叫过年。脸上的邹纹越多,心中陡然泛起了故乡的袅袅炊烟。于是,淡淡的乡愁,油然而袭上了我的心头。思念如炽,情怀若初,慨叹岁月长河的悠悠流淌,在心底里,渐渐产生了对年味的深沉追寻,越加思念儿时乡下过年的情景。
进了腊月,特别是过了腊八,这年的脚步,就更加急促了。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古时候也称“蜡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这里所说的,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说腊月是个“祭祀之月”。腊月是一年中让人记忆最为深刻的一季。因为,进入腊月,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股节日的味道。到了腊月,辛劳了一年的人们,可以稍稍地休养一下养精蓄锐以图来年从头开始。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里人,老百姓的幸福、老百姓的满足会在这一幅幅静态画中无声的蔓延开来,也向仍然忘我忙碌的人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腊月已经来了,年也就不远了,忙着向前走的人也该歇歇了。走进腊月,离新年就不远了。腊月的味道,是欢乐的味道,是年的味道,更是家乡人们准备过年忙碌的身影和欢喜的笑脸,是故乡腊月闹市的喧嚣和繁荣。
每当进入腊月,渭南乡村的天空总是袅袅炊烟缭绕盘旋,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醇厚的浓香,当你走进渭南的家家户户,才能体会到腊月里年的味道,是那么古朴,那么绵醇,是那样诱人。 腊月,把渭南人那种朴实的幸福高高悬挂在门楣上,把乡村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都浓缩在红红的喜庆里。腊月是婚嫁高峰,一进入腊月,每天都是好日子,村里隔三岔五,娶媳妇的,嫁闺女的,迎来送往,娶媳迎亲,好不热闹,成为乡村一道最热闹、最靓丽的风景线。
走进腊月,渭南人似乎都听到了新年的脚步声,在八百里秦川大地上流传着这样一首腊月民俗歌遥:“碎怂,碎怂,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稀稀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捏饺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磕头作揖儿。”在秦岭脚下,乡村的腊月如一卷水墨画,总是唤醒人们沉积心底的乡思,升腾起一种执着的信念。在渭南人的心中,腊月,也许就就像是一盆冬天里不灭的炭火,燃烧着激情,点燃着希望,慰藉着心灵。整个腊月渭南人似乎都在忙,蒸煮烧烤、油炸煎炒、祭祀打扫,每天都忙忙碌碌,日子一天一个进程。人们开始准备年货,买粉条、买肉、买年画、买春联、买鞭炮、煮肉、蒸年糕、炸丸子、炸豆腐、摊煎饼、蒸馍馍、剁饺子馅,满街筒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到处洋溢着年的味道,街道两旁卖春联年画的、卖金银箔烧纸的、卖瓜子柿饼的、卖锅碗瓢盆的,一个个眉飞色舞,赚得个盆满钵溢,而平时极心疼钱的老头老太太们也一个个像着了魔的大款,出手阔绰大方,哪能管得“腊月水土贵三分”了。
每年腊月十五左右,热闹的年景和喜庆的气氛就开始呈现了,村里到处传来“乒乒乓乓″剁饺子馅,丸子馅的声音,“噼里啪啦″放鞭炮的声音,还不时飘来一阵炸油货的诱人香味。人们忙着杀猪,宰羊,蒸馒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蒸好多好多的花花馍,炸好多好多的萝卜丸子,一直要吃到过了正月。在上世纪物质生活艰苦的六七十年代,人们对于年的向往,充盈着“穿新衣,响鞭炮,吃肥肉,挂灯笼,贴春联”的憧憬。于是,就把这些美好的希冀,用新衣、肥肉。春联,鞭炮,灯笼体现出来。无论日子是多么艰辛,遵循“能穷一年,不穷一节”的古训,也要把过年的物品置办齐全。人们相见第一句话总要问“你买里几斤肉?”以致敬贺新岁,年年喜庆。而我的爷爷和父亲,也就不遗余力地尽其而为之,年的味道也就飘散开来了。
在过年的味道里,肉是少不了的。过了腊日二十,最忙乎的大事,莫过于杀年猪,磨刀霍霍向肥猪,村子里杀年猪是件十分喜庆的事,看热闹的人们簇拥而至,围观助兴,宛若戏台。到杀年猪时,杀猪师傅像大明星一样地带着家伙来了,有的还会带一个下手。主人忙迎上去递烟招呼,有条件的还会给上一包“大雁塔”烟。乡邻们也对师傅说些恭维的话,当然也有现场就问师傅哪天到自己家去杀猪的。师傅这时都较忙,一般也不会闲坐太久,放下家伙就开始检查准备工作,水是不是快开了,梯子是否结实等。稍事休憩,就前往猪圈,帮忙的也都随行而至。到了猪圈,一般的老师傅会先目测一下这头猪能杀多少肉,杀完猪后将肉过称,要是和先前目测的差不多,人们就会说师傅利害,师傅的名气自然就更大了。打开猪圈,师傅会先说一句行话,大意就是要猪莫怪罪之类的,然后拍拍猪的身体,突然抓住一只猪耳朵,这时帮忙的人便一拥而上,揪耳朵的、抓鬃毛的、捧屁股的、扯尾巴的,如蚁拖虫。猪拼命反抗,有一次甚至有人被掀到猪粪坑去,但大家也不以为然。一路人笑声、猪嚎声,响彻院落,加上孩子们的惊叫、欢笑、鼓掌、跳跃,这个日子便有了节日般的欢乐。记忆中我们村杀猪的好像就那么几个师傅,一个叫栓娃的,他人长得慈祥和善,特别擅长杀猪。日子到了,他会带着尖刀、钩子等行头上主家来,这时主家的猪一般关在猪圈里吃食,要杀猪了,一般是主家男人一把抓住猪尾巴,其他人赶紧揪住猪耳朵,大家齐心协力赶紧把猪放平,力气大的用膝盖死死顶住猪肚子,只见栓娃一手死死掰着猪下巴,一手拿着尖刀,拿刀的手袖子撸得老高,可能怕猪血湿了袖子。给主家帮忙的几个男人会一人抓着一只猪腿,怕它挣扎乱扫,猪身子被死死控制住了,栓娃就开始下刀了。刚开始进刀,因猪皮很厚很硬而有些困难,进刀发涩,等猪皮捅破了,前面都是肥肉,进刀就很轻松了。当刀又遇到阻力,那就是心脏了,栓娃这时手一捅,猪开始更大声嚎叫,尖刀就已插进它的心脏了,当猪死劲嚎叫几声,猪血就一会儿喷,一会儿冒,木盆就接不准,地上会洒下许多。当猪出气多,进气少,血里也开始有许多气泡泡时,它会最后挣扎一两下,就可以松手了。这时主家早已烧好了开水,等栓娃抽完一根大雁塔烟,大伙就见他割开一只猪脚的皮,然后插进一根竹管,开始吹气,把猪吹得鼓鼓的再绑紧割口准备褪毛。
把猪抬进盛有滚开水的大铁锅里,栓娃给猪褪毛,不一会儿黑猪就成了大白猪。然后大伙再齐力把猪拎出来放小方桌上,趁热赶紧用刮子刮毛。刮子是用塞石做成的,上部有个卷,用来做把手,下面也很锋利,就那么垂直用力刮猪身子,猪毛很容易褪掉了。毛褪净了就等破膛了,主家会拿出大脚盆来放在猪屁股下方,屠夫破膛后会把内脏全扒进大脚盆里。这时候我们会把目光紧紧盯着猪膀胱,栓娃会小心地剥下来洗洗递给主家的儿子,我们就不再看他怎么清肠子了,而是去围着主家男孩,看他把猪膀胱吹饱,再用细麻绳死死绑牢,然后跟着他一窝蜂似的跑到空地踢球去了。球当然就是那个猪膀胱,我们把它叫猪尿泡,那时一玩就是大半天,直到诱人的肉香飘在小山村的上空久久回荡,飘到少华山顶,大人们扯着嗓子喊:“死怂,大狗二狗回来咥饭喽。”
春联,在那个年头不是商品,写春联的人只能是村子里能写一手好毛笔字的民办教师。腊月二十六日后,老家村子里在莲花寺中学当民办教师的孟老师,号称少华山下一枝笔,他把墨汁调好,端坐在堂屋正中的小桌前,执笔在红纸上书写春联。不太考究的人家,就让孟老师随意按老*历书上的联句书写。而那些讲究的人家,总要让孟老师根据自己家里的情况和想法编春联,然后书写,孟老师编的对联押韵工整,很有文学色彩,楷体、行书各种字体都能写,很受人们的喜欢。春联之外,还有诸如“满院春光”,“春满乾坤”等红纸喜贴之类,构成了吉庆祥和的春联文化内涵。当故乡的人们从孟老师处取回满含墨香的春联时,才能真实地感受到春节的喜气,因此而落地生根了!
腊月初八,人们想到的一定是腊八粥。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渭南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腊八粥和腊八饭一样,是古代蜡祭的遗存。《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在渭南农村,醇香的年味,从腊月二十三日夜里祭灶王,弥漫开去,梦迴萦绕在长达月余的春节过年的气氛之中。
腊月二十三,俗称农历小年,最重要的仪式就是祭灶神。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为司饮食之神,即掌管人间饮食。晋代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并在小年这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报告。所以,人们为了灶神升天后能替自己和家人说好话,就在小年这天备好美食佳肴、糖品果蔬、醇香美酒恭送灶神升天,以祈求灶神能在玉皇大帝面前为自家甜言蜜语美言一番,并带着善报和福祉返回人间,庇佑家人来年顺利吉祥。在渭南农村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民谣曰:“张王李赵,二十三祭灶。”吃了祭灶的糖瓜,拜了灶老爷,就要热火朝天地投入迎新年的忙碌中了。二十三,祭灶君。人们用灶火烧作为贡品,祭司灶君。灶火烧其实是用面团在铁锅里烙的坨坨馍,是我家乡八百里秦川的特产,源于汉,盛于唐宋,相沿于今,成为家乡人民舌尖上的美味。爷爷在晚饭前把六个坨坨馍摆放在贴有灶君王图像的案板前,点燃香烛,叩头下拜,口中喃喃:“灶王爷,我家十一口人,人丁兴旺,诚敬老灶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太平,保佑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然后,屈膝弯腰作恭送状,至大门外,挂上红灯笼。此时,过年的序幕就拉开了。
二十四,在民间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因此,就要把屋子里的各地方,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除尘洁净,使屋子干净卫生,井然有序,并郑重告介儿女,不必多言多语,对于那些含诲禁忌的言语,不能说,否则,要挨打的!
二十六,做豆腐。那些年的豆腐,要自己做,全天然环保无污染。头天晚上,把*豆泡上,早饭后,把泡豆放在画磨上磨,豆浆从磨道里涓涓流淌到事先备好的盆子里,用布兜把豆浆过滤后,放到大锅里煮沸,用酸浆水点卤后,就凝结成了豆腐乳。用布单包起来,上面压上沉重的石块,待凉后,就成了沉甸甸的豆腐块了。
二十八,面团发,就是蒸年馍,这一天,人们都是在忙忙碌碌中蒸年馍度过的,整个渭南农村的上空都被袅袅炊烟笼罩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郁的菜香、面香和蒸熟后散发的热馍香味,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陶醉在了越来越浓的年味之中。渭南地处八百里秦川东部,主要农作物就是小麦,人们的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所以过年蒸年馍的习俗由来已久。蒸年馍前,人们便开始筹划磨面的事,富裕的人家会选取隔年的陈麦子,进行过筛,用簸箕扇簸,去掉碎石、麦衣等杂质,入水淘洗,打去秕粒或麦衣等,沥干多余的水分,捡去杂石等,最后装袋使麦子入水蛰性,待麦子入其后再磨面。每年蒸年馍的时候,大多要提前相约帮工或邀请村中心灵手巧的女能人,全家老老少少齐上阵,那种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的场面,从发酵头、和发面、醒面、揭面、揉面、做馍、蒸馍共七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揉面是整个蒸年馍环节中的最重要的一环,面揉得好,蒸出的馍劲道香甜,口感好,有立体感,浑圆坚挺。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产量低,人们的口粮紧张,每年既要蒸出白白的年馍,也要搭配着蒸一些杂粮馍搭配。即便是再富的人家也会细粮、粗粮各一半。会过日子的人家,将白面馍留给走亲戚的客人和馋嘴的孩子享用,杂面馍留给自己食用。过去食品工业不发达,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需要蒸馍的时候,酵头以温水泡软起沫后,加少许面,置于炉旁温暖处,棉被捂严,等这块面发好了,再加面,再发,由小渐大,这是孕育酵母菌的过程,这块积聚了足够发面能力的面块,渭南农村称为酵头。于是,腊月二十八这天就发面,蒸好正月初一到十五走亲戚和吃的年馍,这也是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馍的缘故。
二十九,捏鼻。捏鼻就是包饺子的意思。乡下人包饺子,讲究一点的人家是羊肉馅,厚实的人家肉多一些,葱,姜料多一些。量要保证全家人在除夕夜和初一早上两顿饭量。
三十,躬揖。就是说,三十这一天要鞠躬,叩头,作揖。在这一天,有两件事要做:一是祭祖,三十早饭后,贴好春联,要带上贡品,火纸,鞭炮,到祖茔地烧香祭拜列祖列宗,叩头,祷告,以告慰先祖,面对先祖英灵,诉说对家道兴旺的计划与希冀,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二是熬年,即在除夕夜里要拜访邻居亲友,对于年长和高辈份的人要敬拜问安,在一起述说家长话,伴其熬岁。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道德。
我的老家在华县少华山下的孟家河村。当时孟家河村只是一个生产队,属于莲花寺公社长寿坡大队,孟家河村只是一个七八十来户、两三百人的小山村。家乡新年的第一天是以天麻麻亮为标准,而“封财门”其实是从除夕晚上十一二点开始的,集中在后半夜。一阵阵封财门、开财门的鞭炮声把我们吵醒后,我们就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父亲起床“开财门”。父亲“开财门”后,我们就穿起衣服奔向鞭炮响起的各家各户大门前去抢掉在地上未燃响的鞭炮。每抢到一个鞭炮,那高兴劲,长大后很少有过,为抢一个鞭炮,不惜在地上打滚,不怕被炸伤,那拼命劲,不经历那个贫穷年代的孩子是无法体会得到的。
每年大年三十晚上临睡前,妈妈都把新衣裤放在床边的板凳上,告诉我,这个口袋有几粒红双喜糖和花生、瓜籽,那个口袋有十多二十个小鞭炮,还有个口袋有一两毛压岁钱。糖、花生、瓜籽可以吃,鞭炮可以放,但钱是断然不能花的,节后要回收,否则“节后算账”,准奈一顿打。
大年初一不出门,大年初二姑爷进门,大年初三进舅家门,大年初四迎灶神,大年初五迎喜神,大年初六接财神......那时候的年就是这么一天挤着一天呼啦啦过的,大踏步地来了,又大踏步地走了,像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壮汉,扇起岁月的一阵风,风中飞扬着泥土,挟着肉香和酒香,裹着质朴的亲情,带着贫困中的热闹,掩着缺憾中的期盼。年的味道,涛声依旧,不舍昼夜,自大年初二开始,就要走亲戚了,那时走亲戚礼物比较简单,拎上年馍,四包水晶饼,就算是比较丰厚的礼物了。亲戚来到家里拜年,还要给小字辈压岁钱,拿的水晶饼,不能全部留下,要返回两包,寓意是不能让来走亲戚的人空手而归。所以,返回的两包水晶饼,又要作为去下一家亲戚的礼品,就这样转来转去,一直要到正月初十左右才能将亲戚走完。
年复一年,今年又要过年了,我却陷入了沉思之中,年到底是什么?过年的感觉如何?小时候盼过年,吃猪肉炒土豆丝,白面馒头,一年也许吃不上二回,想吃吃不到,现在整天吃了,却没有了当年馒头的香味。在沉思中寻找过年的感觉,这感觉很模糊,若有若无,想说也说不清楚,总觉得现在过年没什么气氛了,连鞭炮都不能放了,新衣服也不会特地去买。现在人们生活好了,真的达到了“天天生活像过年”一样了。鸡鸭鱼肉,各种菜蔬,甚至海鲜产品都能时时一饱口福,并不像原来那样,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鱼肉,只盼着过年吃十天半月好的。况且,现在人们因吃肉、油炸食品过多而大都油脂摄入过剩,高血脂、高血压的人群日渐增加,平时都不怎么吃的鱼肉,过年谁还稀罕呢?平时还挖空心思尽量吃得清淡些,过年再吃个肚满肠肥,那之前的健康保养就都付诸东流了。再者,过年就得走亲访友,七姑八姨四妗子都要拜过来,还得平衡远近关系,不能惹些不痛快;花钱事小,应酬事繁,实在让人不胜其扰。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过年过节也是中国人拉近关系,联络感情的主要渠道。平时都忙着挣钱,没有时间走亲访友,只有孤寡老人,每逢过节,还想着谁谁该来看我啦,谁谁该让孩子去看人家啦。年轻人,甚至忙碌的中年人,都没时间,也不计较这些虚套俗礼了。近些年,更是除了春节,很少有人在端午、中秋走动的了。生活好了,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却淡了,也许这也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微妙变化吧。
年味的传承,一年复一年,一代接着又一代,周而复始!贫穷也好,富贵也罢,只有回到“家”这个方寸之所,才是最温馨的港湾。每一年的这个时间节点,每个人心有灵犀,回家,回家过个团圆年。回家的路哪怕干里迢迢,无论多难,心已经回家。此时此刻,再远要奔回家过个团圆年,再忙也要回家孝敬孝敬爸爸妈妈,再累也要回家吃顿年夜饭,因为我们都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年味的积淀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好的传承。年味是一杯忘情酒,在春节里,人们无所顾忌地放松一下,舒展筋骨,一年的奔波与劳累,人世间,家庭中的碰撞与摩擦,在开心的欢笑声中,开怀畅饮中淡忘,冰雪融化。年味不仅是激情的释放,更是一种情感的融合与沟通。
我们追寻飘在故乡里的年味,寻找故乡那一缕牵动我的心浓浓年味。其实,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一种几千年来民族文化传统的岁月积淀。而故乡的年味,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道永恒的风景线,传承着一个民族太多的民俗文化。飘在故乡里的年味,对我来说实实在在是一种诱惑,它包含着亲朋好友一句句诚挚的问候,一句句温馨的祝福。年味同样也是人生最值得欣喜的丰收驿站,是一幅幅喜庆的春联,是一曲曲悠扬的春节序曲,是一缕带着醇香的回忆。祖祖辈辈踏着自己曾经的沧桑,寄托着那份美好心愿,期盼着鸿福好运,我们从春联中读懂了古老的传统和民族的文化密码。过年既是一种文化,年味也就需要载体。故乡一年又一年的除夕,被一碗一碗饺子温馨着,被一杯一杯美酒陶醉着,被一朵一朵烟花笼罩着,母亲蒸年馍时烟熏火烤的情景都凝聚在了时光中,逐渐发酵成一种情怀,咬一口母亲蒸的年馍,醇香四溢,香泽一生。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鼻祖的丰子恺在他的散文《过年》中,写了自己的故乡从农历十二月十五,办年货,做年糕,祭年菩萨,拜祖宗,买年画、春联、春纸、神像,看戏法,接财神等过年中的繁华气象,年俗趣味。这些年味十足的年俗文化,是文人墨客的文采飞扬,也是他们对传统的认同,这种精神认同是他们的文化的根。这让人羡慕过去年味浓烈、醇厚的同时,也让人感叹,尽管时光流转,但作家笔下割舍不断的年味的情结,他们文章里的“年味儿”,穿越了时空、穿越了文字,散发出悠香的文化神韵。
现如今科技发展了人们的问候连电话都省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