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健康一根玉米须二两金,四季祛湿皆
TUhjnbcbe - 2023/6/29 19:54:00

玉米大家都经常吃,香甜可口。

但是你知道吗,玉米全身都是宝,

玉米身上的包裹着须,

其实也是好东西!

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

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常居于广东的人都知道,本地是个“湿气”弥漫的地区。地域和气候使得岭南地区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下,因此大家总是把“利湿”挂在嘴边:家里最常煲的是“利湿汤”,凉茶铺里最受欢迎的也是“利湿茶”。

其实,日常生活里也有不少食材,本身就具有利湿的功效。其中,有一种特别不起眼的材料,在菜场上常被当成废料丢在一旁;但用它煮成的利湿茶,不仅一家老小都能喝,味道还很清香,它就是玉米须。

玉米须

在本草古籍里,玉米须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玉麦须”。玉米原产自美洲,明朝时期才传入中国,但很快就在中药名著《本草纲目》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但一开始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果实上,认为玉米籽味甘性平,有“调中开胃”的作用。

后来医家们发现,玉米不仅果实美味,根和叶子还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尤其是结石导致的小便不通,疼痛难忍时,可用它入药。但是根叶的药性偏寒,不太适合养生。于是,老百姓们又留意到玉米须也有类似功效,性质平和还不伤脾胃。

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归膀胱、肝、胆经,具有利尿消肿、利湿退*的作用,一般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引起的小便不利,肾病引起的水肿,肝病引起的*疸等。

《滇南本草》记载,玉米须“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近代《岭南采药录》中则强调其降血糖作用:“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漓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顿服。”

玉米须水肿、*疸皆可防治:

利尿消肿

玉米须甘淡通利,性质平和,归于膀胱经,具有显著的通利小便、消除水肿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防治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如膀胱炎、输尿管结石等。既可以单用煎汤,又可配伍金钱草、滑石、车前草等同用。玉米须还可用于多种肾病的治疗,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既能对症治疗以通利小便、消除水肿,又能通过利尿清除*素、改善肾功能。

利湿退*

中医认为,*疸多因湿邪阻遏胆道,导致胆汁外溢而引发,治疗的关键在于祛除湿邪,最好的方法就是通利小便,有“治*疸勿忘利小便”之说。因此,民间常用玉米须煎汤通利小便,使湿邪有去路,利于*疸消退。这和它治疗尿结石疼痛是同样原理,通过加快人体的“水液代谢”,玉米须可以引导胃肠中的湿热从小便排出。

除上述功效外,玉米须的现代临床应用也非常广泛。研究证实,玉米须具有较为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也常被用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的防治。玉米须本身虽没有降血脂、降血压作用,但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其利尿除湿作用,玉米须对过食肥甘厚腻的痰湿型肥胖及高脂血症患者有一定疗效,且可辅助治疗高血压,尤其是肾性高血压。

《现代实用中药》中记载:玉米须“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疸等的有效药。”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河北药材》:“治水肿性脚气。”

《浙江民间草药》:“开胃,平肝,祛风。”

《四川中药志》:“清血热,利小便。治*疸,风热,出疹,吐血及红崩。”

玉米须的优点在于本身就是食材,比起抗生素要安全得多,大家吃起来也放心。此外,和其他苦寒利湿药不一样,玉米须的味道是甜的,而且性质很平和,喝了不伤胃,一家老小都可以用。因此它也很适合用于日常调理,平时买玉米时多拿些须,回家煮水就能喝。

对于平时吃得比较油腻,湿浊容易在体内堆积的人来说,清淡的玉米须水是款很好的“保健茶饮”。只是它利水消肿的药力偏弱,用药一般要比较大,建议每人份至少30g~60g左右。同时避免空腹服用,阴虚血燥的人也不宜用。

玉米须降糖

伏病学说认为,玉米须甘、淡,入肝、胆、肾、胃经,能有效清除潜伏在肝、胆、肾、胃经中的湿火因子,提高这些脏腑对葡萄糖转化能量的利用,改善葡萄糖的吸收效率,防治2型糖尿病。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另外,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的排出量。

1.玉米须茶

玉米须50g,水煎服,适用于糖尿病湿热重者。

2.玉贞降糖茶

玉米须30g、女贞子30g、菊花6g、鲜桑叶6g或干桑叶3g,煮水代茶饮,可清热祛湿,泻火解*,有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3.玉米须猪肉汤

玉米须60g、猪瘦肉g或猪胰g,煎汤,食肉喝汤,每日2次,可降血糖。

4.玉米须海带汤

玉米须g、海带30g,炖汤服,降糖。

5.玉桑茶

玉米须、桑叶、麦冬各5~10g,煮水代茶饮,降糖。

6.玉荔茶

玉米须30g、马齿苋3g,荔枝壳1颗,煮水代茶饮,降糖。

7.玉米须败酱草茶

玉米须30g、败酱草15g,煮水服,适用于糖尿病并发坏疽者。

8.玉米须玉竹排骨汤

玉米须30g、玉竹10g、枇杷子10g、排骨g,煮汤,食肉喝汤,适用于糖尿病中后期患者。

食疗方推荐

玉米须小肚汤

材料:猪小肚克,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红枣10粒,生姜2片。

做法:

1.猪小肚去净肥脂,切开,用盐、生粉拌擦,用水冲洗,放入开水锅煮15分钟,取出在冷水中冲洗;

2.白茅根、玉米须、红枣(去核)洗净;

3.把所有材料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0毫升(约10碗水);

4.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盐,便可食用。

玉米须性味甘淡平,功能利水消肿,兼能利湿退*;白茅根性味甘寒,功能清热生津、利尿退*。玉米须与白茅根相伍,清热,利水,退*之力均得以增强。猪小肚为猪的膀胱,性味甘淡凉,功能补肾、缩尿、与白茅根、玉米须相配,使之利水而不伤肾。红枣性味甘温,培土制水既可增强本汤利水之力,又可使味清香可口。

北芪玉米须芡实煲排骨

材料:北芪60克,玉米须15克,芡实50克,排骨克,食盐适量。

做法:材料洗净,排骨斩件焯水,然后向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再加入上述所有材料,慢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

养生功效:玉米须性平味甘,具有泄热通淋,平肝利胆,利水消肿等功效,对于辅助降脂、降压、降糖有一定作用。北芪味甘性微温,补中益气。芡实性味甘、涩、平,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等功能。此汤适合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出现湿重体困,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人群,大众亦可作为保健食用。

玉米须陈皮猪横脷汤

材料:玉米须30克,陈皮5克,猪横脷一条约克。(注:猪横脷是猪的脾脏,因横长在腹部,又似舌头样(广州人把“舌”称为“脷”),故称为“猪横脷”)

做法:猪横脷洗净切块焯水,玉米须洗净;水沸后,放入猪横脷、玉米须、陈皮;待再次水沸,调小火煲1小时,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猪横脷健脾胃,助消化,去肝火。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类似胰岛素的物质,能够起到降血糖的作用。配合玉米须、陈皮煲成汤,能够理气健脾,利水渗湿,清肺胃之火,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是理想的菜肴。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一根玉米须二两金,四季祛湿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