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有多尴尬?经历过的人都懂。
腿都蹲麻了却还是蹲了个寂寞。
如果三五天还是没有便意
就会觉得仿佛整个人都是
做的了。
正因如此,
很多“便秘一族”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缓解方法:
疯狂地吃香蕉、疯狂地吃泻药、疯狂地揉肚子……
不过这些可能都没用……
区区“便”意,为何不盎然
便秘一般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种。
冬季是功能性便秘的高发季,除了与天气干燥有关,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坏习惯也逃不了干系。
爱吃零食、久坐不动、饮水较少、经常坐马桶上刷手机……
长期有这些坏习惯都可能让便秘悄悄找上门。
而器质性便秘是疾病因素导致的便秘,比如肠道肿瘤等,有可能是一些重大疾病释放出的预警信号。
长期便秘还可能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还会增加粪便嵌顿、肛裂、痔疮、结直肠溃疡的风险。
不仅如此,便秘还会引起严重、致命的心血管意外,坐位用力排便时会大大增加腹腔压力以及心脏、心血管负荷,这对本身就存在冠心病、脑梗死风险的人群来说非常危险。
如何自查?
虽然冬季便秘高发,但大家不必过于敏感。
真正的便秘是这样的:
1
大便次数减少,一周内排便少于3次
2
排便量少,且便便干燥
3
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费力
巧用自带调理“开关”
我们身上藏着很多行气通便的“开关”,在医生的指导下以中等的力度按揉,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便秘症状,起到改善便秘、预防便秘的作用;
此外,天枢穴、大肠俞、上巨虚均可以进行艾灸,以增加温通之效。
属足阳明胃经,
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
清利湿热的功效。
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取穴时建议取仰卧位,于肚脐旁开3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位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
按摩刺激大肠俞,
有调节大肠气机运动、功能的作用,
可以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位于腰部脊柱区。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正坐或俯卧位,两侧骨盆最高点(髂棘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4腰椎棘突;在第4腰椎棘突下有一凹陷,此凹陷旁开2横指即是本穴。
属足阳明胃经,
为大肠之下合穴,
《黄帝内经》中说“合治内腑”,
善于调肠和胃,胃肠疾病常用此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髌韧带外侧凹陷)下6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取穴时保持正坐位或仰卧位。先找到犊鼻穴:髌骨下方、外侧凹陷中,然后向下方量取6寸,再向胫骨前缘量取1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支沟在手部,
归属手少阳三焦经,
可以疏利三焦、聪耳利胁,
亦是便秘的常用治疗穴。
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取穴时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4横指(3寸)处,在前臂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总策划:王岽、董玲
原标题:《自从按了这几个穴位,我再也没在马桶上挣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