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家共识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和治疗 [复制链接]

1#

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pediatricoveractivebladder,POAB)是一种常见的下尿路功能障碍症候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率较高,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显著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但POAB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和治疗方案仍不规范。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以及泌尿外科学组的相关专家根据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国际尿控协会(ICS)、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和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UA)制定的OAB诊疗指南,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制定本共识,为临床规范POAB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由于原文较长,本文仅摘要了《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各部分主要内容,仅用作学习交流,更多内容请下载原文阅读学习(原文链接请见文末)。

一、POAB的定义与分型

(一)定义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复杂的症候群。年ICCS将POAB定义为以尿急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常伴尿频、夜间多尿、遗尿等,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且排除尿路感染或明确病理因素。

图1膀胱过度活动症各症状的相关关系

(二)分型

从广义来看,只要存在OAB定义所述的尿急症候群的儿童均可诊断为POAB。根据是否存在明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特发性OAB和继发性OAB。

对于儿童来讲,根据是否与神经因素有关,继发性POAB又可分为“神经源性OAB”和“非神经源性OAB”。此外,在尿急的基础上,根据是否有急迫性尿失禁,OAB可分为“干性OAB”和“湿性OAB”。

POAB定义为儿童尿急尿频伴或不伴有尿失禁,常伴夜间多尿/遗尿,排除尿路感染和明确的原发疾病。如果有明确的原发病则诊断为继发性OAB。

二、POAB的流行病学特征

年和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5~14岁儿童和17~21岁青少年女性OAB的患病率分别为9.01%和6.1%,干湿性OAB的患病率分别为3.8%和2.3%。OAB儿童的夜间遗尿、便秘、大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群体,儿童时期有OAB病史者在成年阶段尿频、尿急、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此外,近年来随着育儿方式的改变(如一次性尿不湿的普及或依赖性使用),儿童排尿功能障碍尤其合并尿频尿急、尿失禁和遗尿等OAB症候群的发生率也有升高的趋势。

三、POAB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OAB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异常有关:

(1)膀胱功能异常,如膀胱不稳定或逼尿肌不稳定,小容量膀胱等。

(2)尿道不稳定(URI)及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

(3)膀胱感觉过度敏感,常与膀胱黏膜及神经感觉过敏有关,且未发现明确病因。

(4)盆底肌功能异常,如盆底功能减弱等。

(5)其他发病相关因素,如肥胖、原发性夜间遗尿症、便秘、婴幼儿期如厕训练延迟、尿不湿过度依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激素代谢失调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

POAB发病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注意甄别原发疾病。

四、POAB的诊断

POAB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甄别不同类型的OAB首先需要进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辅助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常见的器质性病变。怀疑神经源性疾病需要进一步行尿动力学检查可判断是否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DO)(或)DSD等,同步膀胱尿道测压可以了解是否存在URI。

POAB与成人OAB诊断基本一致,但排尿频率有其特殊性。正常儿童排尿次数较成人多,新生儿排尿频率为15~20次/d,而随着年龄的递增,排尿次数逐渐减少,到12岁时接近成人,接近4~6次/d。因此,12岁以下的儿童尿频诊断标准不能按照成人的诊断标准(白天排尿>8次/d)判断。年龄≥12岁的儿童和成人OAB尿频诊断标准虽基本一致,但又有其特殊性。学龄期儿童尿频指白天排尿次数>10次/d。OAB的主要诊断方法如下:

(一)病史、体征及排尿日记

诊断OAB详细询问病史很重要。重点了解排尿的时间、频率、次数、每次尿量及是否伴随急迫性尿失禁情况等。为避免出现描述的主观差异,可以通过记录排尿日记协助诊断。部分儿童因年龄小或不能准确表达尿急紧迫感,可伴随哭闹、原地跺脚或转圈、夹腿、奔跑到卫生间等特征性表现。

(二)尿常规和影像学检查

尿常规、泌尿系超声、骶椎前后位X线片、脊髓磁共振成像(MRI)等辅助检查可初步筛查泌尿系感染(UTI)、结石、梗阻、脊柱裂等疾病。合并有夜间遗尿的患儿,建议行夜间“尿垫试验”。患儿的用药史及其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有利于判断是否存在OAB。尤其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