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留置尿管前后,这个细节你注意过吗护士网 [复制链接]

1#

案例

前几天,一位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患者,70岁,男性,术后第一天遵医嘱拔除尿管后,4个小时过去了,患者有了欲排尿的意识,6个小时过去了,患者仍然没有排出尿来,他痛苦着,焦虑着,躁动不安,越是紧张,越排不出来。直至7小时,最后不得已通知医师,再次留置导尿管,顺利排出ml澄清淡黄色尿液。

分析

原来这名患者的责任护士是一名刚工作半年的新护士,对于尿管这一块的知识,了解还不是很多,她虽然知道尿管要定时夹闭,一般根据饮水量,2~3小时放尿一次,但是并没有询问患者是否有尿意,只是盲目的根据时间段定时放尿,照本宣科,术前由于健康宣教的内容比较多,关于尿管留置这方面的内容就忽略了,也没有告知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锻炼。

结果

了解了这些我们按照标准和病人主诉同时进行,再次健康指导,患者第2天晨起,尿管拔出后,顺利排尿。

各种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障碍,排尿困难,由于排尿不畅造成患者躁动不安,伤口疼痛及出血等等。为使患者术后能自行排尿,减少术后排尿障碍及伤口处疼痛出血,对患者实施术前排尿训练至关重要。

排尿功能分级

0级为正常,即为从预排尿到排出尿的时间在一分钟之内。

Ⅰ级为从预排尿到排出尿所持续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

Ⅱ级为从预排尿到排出尿所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需采取措施按摩、热敷等才能自行解除小便。

Ⅲ级必须行导尿术才能排出尿液。

1~3级为排尿功能障碍,有可能导致腹部手术后伤口出血,包括伤口渗血、血肿等。

术前训练

术前三天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排除杂念、全身放松进或放松会阴部肌肉的训练,之后可以屈膝抬起,将小便器放好,注意身体皮肤,增加腹压,加强排尿功能控制,每天训练3~4次,直到可以畅通排尿。患者有需要可抚摸、热敷下腹部或听流水声诱导其排尿。

具体实施

1.盆底肌肉的训练:

仰卧位,两手臂枕于头后,双腿伸直略分开,用力收缩臀部肌肉,同时肛门紧缩上提,呼吸3~6次,放松肌肉,重复3~5次。

在排尿过程,中止排尿动作,每次10~20次。

2.尿囊定时排尿法:

用尿囊接尿器,每隔2~4小时排尿一次,3~5天后取下冲洗。

点击

3.按摩腹部排尿法:

排尿前仰卧位,用双手轻揉按摩腹部,双手做环形按摩腹部膀胱区,有助于自行排尿。

4.定时加闭合开放尿管:

在留置尿管的次日,开始训练膀胱的功能,定时夹闭和开放尿管,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形成无张力性膀胱。同时又可避免持续开放,膀胱内无液体导致的小膀胱。夹闭尿管,等患者有尿意或两小时后开放尿管,排尿后再次夹闭。

5.间歇导尿

留置尿管一段时间后,可试行拔管。拔管前夹闭尿管3~4小时,嘱患者饮水~ml,使膀胱充盈后再拔除尿管。以后可采用间歇导尿,每4~6小时导一次。两次导尿之间诱导患者排尿,注意环境安静。用力按压膀胱,诱导排尿,同时继续行膀胱盆底肌肉锻炼,经间歇导尿和膀胱盆底肌肉锻炼,当残余尿小于ml/d,每天导两次,小ml/d,每天导一次,小于50ml/d则停止。

6.反射性膀胱训练排尿

经过上述方法,患者可自行排尿,但不受大脑控制的患者,再次将排尿训练设立为条件反射排尿,即在身体上寻找一个点促使排尿。如:利用皮肤-膀胱的反射作用,建立反射狐,在患者想排尿时轻轻按压患者下腹部膀胱处,大腿内侧皮肤,及会阴部皮肤,寻找引起排尿的刺激。每次排尿动作需要重复2~3次,力求排尽膀胱尿液。

床上排尿训练是术前给患者采取的一种以健康教育意念训练、会阴部舒张和收缩肌肉的综合训练方法,目的是使患者在床上可以排尿,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同时减少由于排尿障碍引起的情绪波动造成烦躁不安,引发伤口处出血等并发症。

术后膀胱护理

妥善固定尿管后,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向家属、患者讲解尿管的重要性及基本日常护理方法,防止扭曲、压迫、折叠及脱管。观察手术伤口处敷料是否干洁,必要时协助医生更换伤口敷料。对各种引流管进行标识并详细标注各个引流管的时间,用红黄蓝标记重要性,避免出现混淆情况。加强患者的外阴清洁和消毒,做好尿道口的消毒及卫生处理,每日清洁和消毒尿道口应更换无菌敷料,避免逆行感染。每日正确统计患者的尿量,对尿量减少的患者使用利尿剂,确保患者出院前每日尿量在ml左右。

床上排尿训练,可以有效减少术后排尿障碍,尿潴留的发生率,减少术后伤口出血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